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霍家龙舟映中堂

发布时间:2022-05-12 10:45:04 | 浏览次数:

沿江而生的龙舟之乡

斗朗村所在的中堂镇位于东莞最北端,处在东江与其支流形成的沙洲上,咫尺往来皆需舟楫。斗朗的龙舟制作技艺闻名珠三角,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但当我在村中问路,大多数人却摇头不知。他们都是外地来的,在附近的工厂上班。

穿过两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沿着东江步行了一两千米,才找到夹在工厂群里的霍沃培龙舟作坊。从一条小斜坡下去,两道河涌交汇处的沙洲上,被一小片芭蕉林、三五棵龙眼树掩映着。霍沃培正在埋头雕琢一件龙舟工艺品,在没有生意的时候,他也承接类似的订单。所谓作坊,只是一座10余米宽,30多米长的棚子,可以摆放木材、锯子、墨斗等工具和两三条造好的龙舟(一条龙舟长约29米)。作坊的墻上,贴着一张已经褪色的邓小平照片——他们将东莞的繁荣归功于他所主导的改革开放。

龙舟制作技艺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霍灼兴。他是霍沃培的弟弟,霍家五代均以造船为生。

霍沃培头发花白,清瘦,T恤上沾满墨渍和油漆,他用整件衣服上唯一还算干净的袖子擦了一下额头的汗,“霍灼兴去年已经去世了,春天的事。”沉默了一会,补充道:“心肌梗塞,去得很陕,没什么痛苦。”

弟弟去世后,霍沃培—人支撑着龙舟作坊。今年62岁的他,没有离开过斗朗村,也没有停止过造船,一生造了几百条龙舟,修过数不清的渡船。

2007年,龙舟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霍沃培觉察到一线生机。在推举传承人的时候,他考虑到弟弟更年轻,可以多干几年,便主动“让贤”。“从前村子里没有工厂,老房子一律青砖灰瓦,门檐上嵌着石湾陶瓷,田野望不到边。端午扒(赛)龙舟,东江两岸人山人海,竞渡的龙舟有一百多条,江面都容不下。”穿行在林立的工厂之间,霍沃培感慨:“东莞的一切都变了。”

东莞由众多的镇区组成,但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早已弥合了城市、乡村、小镇的缝隙。

与南方许多古村一样,斗朗村仍保留着祠堂。霍姓是当地的大姓。村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霍姓村祖从山西太原经南雄珠玑巷迁入。

盛于乡土 立于龙骨

中堂镇的“扒龙舟”远近闻名,每年端午,竞渡者从增城、博罗等地赶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造龙舟依旧是最受村民欢迎的副业。

端午刚过,霍沃培的龙舟作坊就显得有些冷清。造龙舟是有季节性的,一年只有三四月份有活干。作坊里停着一艘龙舟,龙头殷红,气宇轩昂,舟身流畅,柔中带刚,清漆色泽明丽光洁。“这条龙舟今年端午期间,被运去广州展览了。完全按照东莞的传统技艺制造。”霍沃培不无骄傲地说。

]5i6}ziM?i_{?ti首公司的仓库,就是东江。水流平缓迂回,一路向南汇入珠江。“这里原来是渡口,以前出斗朗村都要坐船,你看候船的大厅还在。”霍沃培指着村口一栋斑驳的黄色小楼。“斗朗渡口”是广深公路最宽的一个汽车轮渡口,自从1961年广虎公路恢复通车后,这个渡口从一个人力横水渡口成为昼夜不停的汽车渡口。1979年以后,更是繁忙至不堪重负。全盛时当班的汽车渡轮达6艘,每日运送过江车辆数以千计。若天气稍有不好,汽车排队过江的“长龙”可长达2千多米,过江时间需要两三个小时。

据霍沃培回忆,当时行驶于珠三角的客货交通运输主要是木帆船、橹艇和桨划小艇(俗称经济艇或桑艇)。帆船多是双桅,借风驶船,无风时靠人力撑篙摇橹。霍家从前的主业是造渡船,端午前才承接龙舟的订单。

1984年江南大桥通车后,渡口撤去,日夜轰鸣的马达声、汽笛声骤然消失。随后,联通横涌的槎滘大桥、中堂大桥先后通车,斗朗人可以便捷地往来广州、深圳。斗朗短暂地回归悠然、宁静的田园风貌,但是很快又被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取代。

如今,村里还保留的古建筑,只有两栋。一栋是祠堂,青砖灰瓦,门檐上装饰着灰塑、砖雕,风格古朴。另一栋是原为警备中队长霍灼祺的洋楼,高大的券廊与窗檐上精致的雕花,依稀可辨昔日的光彩。1950年斗朗小学开办,便用这座“西洋楼”侧边的房屋改造成了教师的宿舍。这座小学直到1968年才迁址。霍沃培在这里上过几年学,依然保留着关于它的记忆:夏日的午后,隔着弓形的窗户,窥见庭院里三层楼高的荔枝树,听见一树聒噪的蝉鸣。

因为靠近工厂,祠堂前的河流是浑浊的绿色,大雨过后,水涨起来,漫过几级台阶,仍有当地妇女固执地在河里洗衣服。岸上有几棵古荔枝树,需两人合抱。村里的房屋太过密集,树冠紧贴着墙壁,无从展开。

这条河涌在村口汇入东江,往南约38千米,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遗址。这一事件被写入中小学生的历史教材,但是人们常常忘了它和东莞的关联,似乎东莞的历史始于太平手袋厂。

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东莞是隐形的、海市蜃楼般的。我身边很多人都路过或者听过东莞,但是他们的印象中,东莞只有无穷无尽的工厂和性服务产业。

当地人和打工族鲜有沟通,工厂建起来、拆掉、重建、换厂主,霍沃培都是沉默的、麻木的;而拥进来的人,不会过问这片土地的过去。只有他这样的,已经衰老的东莞原住民,还在用一些古老的手艺,延续着渐行渐远的城市记忆。

送我出村子的时候,霍沃培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玩具厂说,那里曾经是东莞八景之一——“觉华烟雨望朦胧”。原来有一座千年古寺,流传着罗浮山仙鹤飞来的故事。因殿宇宝塔直上云霄,从远处观看,隐隐约约,像在烟雾中一样,故名“觉华烟雨”。诗人黄裳途经此地,写下了:“叢林幽寂枕江隈,烟雨蒙蒙昼不开。过客不知兰若处,但闻钟馨数声来。”如今,这一景观已经没有了。

推荐访问: 中堂 霍家龙
本文标题:霍家龙舟映中堂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2/55444.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霍家龙舟映中堂》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