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看点5:诊断出入境游:放开市场,谁最后获利

发布时间:2022-05-10 16:15:03 | 浏览次数: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近年来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尤其是日益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对这其中拘含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不少中国人走出家门,甚至迈出国门,领略了外地或异国风情,同时也让越来越多五湖四海的游客欣赏到华夏风光。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产业应该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优势。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他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的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他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能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向外国人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从而使外国人对该地区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促进当地对外国人的需求与国际惯例的了解,这样使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能为旅游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学习与借鉴的机会,更好地解决“进不来、出不去”的问题,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诊断1:制约我国出入境游的四大死结

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和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对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在政策上还是采取着非常慎重的态度。政治考虑多于经济考虑,强调控制多于实行开放,暗箱操作多而不能充分透明,当然还有境外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元素,这些都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死结一:国家政策指向不甚清晰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过程表明,在入境旅游方面我国政府有一系列非常明确的政策。但是我国关于出境旅游的政策却不甚清晰,没有把公民出境旅游和中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没有提高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旅游发展规划时,几乎都回避了出境旅游这个重要组成部分,至多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对待出境旅游仍然没有摆脱“外事”的政策框架和思维模式。外国旅游机构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手续繁杂,限制颇多,致使一些国家做起旅游宣传来也是遮遮盖盖;合资旅行社乃至外资旅行社门槛很高,对它们来说,出境旅游业务仍然是禁区。这种情况与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也是与我国的开放政策背道而驰的。

死结二:国际旅游信息不对称

由于中国出境旅游开展得比较晚,而且一些政策的信息又往往主要掌握在一些特定的机构和企业手中,公众知之甚少。由于外国在华旅游办事机构少,活动有限,公共旅游信息渠道少,所以作为消费者的中国公众对境外目的地了解不多,而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旅游目的地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需求也非常缺乏。目前,中国出境旅游仍然以团体旅游方式为主,业内人士认为,团体旅游只是个过渡方式。由于国内一些旅游机构对未来中国公民个人出境旅游活动考虑得很少,这使旅游者过多地依赖旅行社,因此,个人出境旅游作为一个群体成熟得非常缓慢。

死结三:突发事件带来的后遗症

最近几年来,国际各类突发事件不断,既有恐怖活动的频频发生,发生的地点变化无常,有一些还直接针对或殃及外国旅游者;又有自然灾害,尤其是像疯牛病、登革热、SARS、禽流感等疫病的发生。恐怖活动和战事加剧了外出旅游者对自身安全的恐惧心理,使他们选择出境旅游目的地更加谨慎;为了反恐,各国出入境手续、安全检查等环节变得繁杂,甚至设置新的壁垒,给旅游者造成许多不便;而疫情的出现,媒体容易过分渲染,一些政府部门又容易发布各种各样的劝告,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为旅游者的出行造成困惑。“9·11”事件之后,美国强化了入境签证审批手续和机场安全检查。从2003年8月起,对中东、亚洲和拉美国家的90%的入境签证申请者要进行直接面谈,从2004年1月开始,外国人进出美国都要接受按指纹、拍照等严格的安全检查。加拿大开始向乘客征收安全税。虽然中国公民在世界上并未被怀疑为恐怖分子,但不公正、歧视的对待,使得出境旅游的中国人感到反感。这些后遗症对不太成熟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来说,其影响可能更加明显。

死结四:出境旅游者权益难以得到有力保护

由于出境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和出游频率的上升,如何保护中国公民权益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目前我国所制订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控制中国境内的旅游经营机构,规范其服务,但是缺乏制约境外合作伙伴相应的法规,不能更大限度地、更有效地保护本国公民的权益。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使用也应当细化,强调利用这笔保证金对我国公民在境外活动时其权益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随着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大,参与出境旅游经营的单位越来越多,维持市场秩序和规范企业经营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国民出境旅游发展的因素,也是我国出入境旅游开放的瓶颈所在。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十一五”规划设定我国关于出入境旅游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自然出入境旅游的春天也就难以到来。

诊断2:控制“肥水不流外入田”,我们能守住什么

长期以来,考虑出境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基础是外汇的流失,这就是传统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在作祟。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汇短缺已经不存在,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外汇存款都比较充裕。截至2005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这是我国连续第三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币长期保持稳定和坚挺,面临升值的压力很大。适当鼓励有能力的人出境消费,一方面是给公民私人外汇储蓄一个消费的出路;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也是钱花所值,更为合算。应当看到,中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民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尽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还存在差距,甚至是很大的差距,然而,不少人已是有出境旅游支付能力的。出境旅游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政府应当从满足国民的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发来调整政策。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相继向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开放,这正是发展出境旅游的好机会。

另外,公民出境旅游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形象,从中国人身上看到现代

的中国,看到发展中的中国,会增强世界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有助于入境旅游的发展。如果说SARS的发生或其他因素对中国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或者说国际公众对中国、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还缺乏了解的话。那么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则是生动的载体和最为直接的展现。外国人从中国人在境外的表现中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从而也会因此激发他们访问中国的愿望。

公民的出境旅游,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消遣性消费,或简单地说是外汇的流失,而应该看成是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开阔眼界、自我提高的投资手段。出境旅游的经历有助于公民认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有利于吸收别人的优点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有助于公民素质的提高。

有鉴于此,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似不宜把旅游外汇的流失看得过重,而应更多考虑国民出境旅游的实际需要,在简化出入境手续和扩大出境旅游的方式和渠道、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等方面有所突破。也许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泰国)的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出境旅游发展上,中国也应当借鉴日本的经验:虽然中国在经济实力上和日本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也没有达到需要通过促进出境旅游来减少国际收支平衡中过大顺差的程度,但是,日本通过紧紧跟随国民出境旅游的踪迹,把旅游服务业的链条延续到世界各地的做法,的确值得中国旅游业界认真研究,国民出境旅游不完全是把钱送给境外的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通过产业链条和企业的努力再使相当一部分公民的境外消费流回国内。

诊断3:面临的出入境旅游的利好因素

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既能够为发达国家带来财富和发展,也能为不发达国家带来财富和发展,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旅游业将会取得更大的跨越式突破。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在目前全球局部地区并不太平的形势下,中国一直保持着中立的原则,树立了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同时,我国出入境旅游有着各种利好因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出入境旅游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奥运商机”

奥运会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事,它让巴塞罗那成为整个欧洲第三大度假旅游胜地,让盐湖城成为会展旅游的新热点,为澳大利亚创造了80多亿澳元的旅游收入。因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是中国旅游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国家旅游局已与奥组委等有关部门达成了一致意见:通过旅游宣传奥运,通过奥运促进旅游。

国内从事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剧增

自2002年以来中国出境旅游经营调整最突出的变化是放宽对经营出境旅游的旅行社的限制。由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的出台,有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权的旅行社已由原来的67家增加到528家,这样大幅度的调整还是第一次。同时,国家还批准了一批合资旅行社可以经营出境游组团业务。旅行社数量的增加,不仅使公民有了选择服务的余地,这有利于旅游产品的丰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针对中国市场的旅游广告与日俱增

近两年来,针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广告宣传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利用的媒体也越来越多。这些广告不仅出现在针对我国主要大城市的报纸杂志上,还进入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既有关于国家和城市的形象广告,也有介绍旅游服务设施和线路的广告,而且是连续刊登。

介绍国外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大量增加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为国内出版界带来了商机。最近几年来,随着出入境旅游的发展,我国介绍外国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的专门书籍大量问世,特别是关于中国全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导游”、“指南”类书籍的大量出版,大批境外著名的系列导游指南进入了中国。以往此类书籍多重视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现在的这些书籍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强,为出境旅游者提供着更周到的服务。同时,互联网上介绍境外旅游目地的网站也越来越多,这也给出境旅游带来利好。

外汇支付办法在加紧改进

虽然我国公民外汇总储蓄量逐渐增加,但是国民持有信用卡和使用信用卡的比例还相当低。对于出境旅游的人群而言,境外支付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今各大银行都对所属的信用卡增加境外支付的功能,就给境外消费的人群提供很大的便利。

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会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样,出境旅游发展的新形势也要求我们不断调整相关政策和战略。最重要的是,我国要把出境旅游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用满足公民消费增长的需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来对待出境旅游消费。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建议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为了充分发挥中国旅游市场的潜力,中国政府必须将出境旅游放在与入境旅游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完全取消ADS限制,允许外国国家旅游组织及旅游运营商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取消对旅行社出境销售业务的限制。”

结束语

在商业市场的试炼下,中国旅游业已走向成熟。最近两年中,政府,业界和社会都在积极努力,构筑行业诚信,提高产品质量,关注理性消费。从政府方面看.国家和地方旅游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行业指导和推荐性的合同文本,如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消费指引》,提出了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官方价格表”。北京市旅游局出台的《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范本,使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限制了长期存在的霸王条款。中央进一步强调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而旅游消费需求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旅游需求的实现将会促进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不仅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也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且具竞争力的强势产业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产业。

推荐访问: 看点 获利 诊断 放开 入境游
本文标题:看点5:诊断出入境游:放开市场,谁最后获利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0/5480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看点5:诊断出入境游:放开市场,谁最后获利》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