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画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5 17:05:02 | 浏览次数:

动画作为一门兼文学、设计、电影、美术、音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动画将会从视觉和技术方面进一步深度融合,这势必促进高校动画教育不断深入地改革和探索,加强其综合性和跨专业性,培育出更多具有复合型和多元型的动画专业人才。辽宁地方动画产业的发展,要根据产业的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和人才供给做深化调整和专业培养,注重教育质量和教育创新,特别要结合辽宁地域特点,在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为辽宁本土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动画产业不断发展其生态体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动画产业是彰显地区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是地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需要高校培养供给相应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则必须通过对人才培养供给的改革适应和满足这一需求,从而有效地发挥自身职能并获得发展。因此,改革创新,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灵活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的机制;强化技术技能型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与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接轨等几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1.1强化创新、创意人才能力培养,建设技术技能型课程

强化创新型、创意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按照动画本科的所有知识内容,将课程整合为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从而更为清晰的明确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便于教学的掌握与分析。

1.2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灵活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的机制

培养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及就业方向,选择相对精而专的研究方向,便于创新型、创意型人才的培养。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需求,以“实战代实验”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动画人才

动画产业涉猎的方向较广,表现形式主要有影视动画、建筑动画、动漫产品、漫画绘本、互动媒体/游戏)、影视艺术理论与编导(编剧及动画编导)、影视制作艺术(影视剪辑及特效设计)类别等,其中包含动画直接产品的策划开发、设计制作和营销销售,以及以动画形象为主的周边衍生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推广销售的产业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实现文化产业效能推动地域经济发展。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时代的意义,动画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过硬的美术基础与专业技术还要求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培养具有在未来工作中应对各种要求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动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动画设计的专业能力、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方法;第二,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熟练运用动画设计的技术,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三,具有创新能力,了解动画前沿理论,结合时代需求设计动画作品以及衍生品。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大指标

动画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动画较其他文字性学科,需要深化和完善的空间更大,除了在理论上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创新。所以,这样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学科,教师需要从思路和方法上让学生去理解、消化、掌握动画的原理,能去思考、分析、总结完成动画制作的流程和技巧等。同时,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成果型训练、因果式引导等方法激励学生对动画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只有掌握好学习知识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更好的实现与企业需要的对接。

3.1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人才

在学生的培养上,必须要与市场所需相结合,脱离市场的培养,还会延续“批量生产与人才短缺”的矛盾现象。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的动画学生,才能使其具备原动力。

3.2媒介素养和动画艺术素养相结合的人才

掌握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知识和审美能力,指导动画设计和创作。

3.3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型人才

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能指导动画的制作,并且在已有的理论素养基础上进行特殊视觉效果的创作。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必须满足学生从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仿真训练到真实工作岗位适应性训练等方面要求,进行系统化建设,使其成为工学结合的有效载体。

4.1基本知识的掌握

从动画市场反馈的信息中,找到知识结构链,构建课程框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删除、增加或整合分散调整,便于学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知识。

4.2预留人才发展的空间

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要求明了,教学内容丰富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学科比例、教学时数合理规划后,灵活掌握其特点,预留人才更大的潜能开发。

4.3“复合型人才”与市场定位

动画专业是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相结合的特殊艺术形式,需要的人才种类、层次多样,且相互关联。调整好专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方向、专业基础、专业实践等课程设置比例,不能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引导,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定位不准确,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差,专业能力差,缺乏教育的指导性。

4.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动画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动画史、影视理论,掌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镜头语言、动画流程以及动画表现手法,能具備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创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动画剧本编写、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分镜头画面设计、场景造型和气氛渲染,并且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在造型修改上、色彩搭配上、材质贴图上、气氛渲染上、音效制作上以及后期特效上实现动画的制作,达到动画产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素养与专业制作水平。

校企联合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体系。立足高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等实践教学平台,找准专业突破口,校企共同进行岗位分析、能力分析,共同探讨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要求,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科学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设计,在建设中实施,在实施中建设,不断提高其有效性。

结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时代背景变迁、动画技术发展、传播媒介的更新以及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都需要考虑动画创作的市场接受性和认可度。动画专业应充分发挥其在当代艺术创意领域的优势与特色,以艺术创意和科技融合为主线,与地方动画产业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实战、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等方式,实现产学研融合共促,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动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4

[2]戴金玲.浅析动画专业产学研互动培养方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16期:190

[3]郭琳.高等院校动画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6年04期:214-215

[4]彭松.双创视野下动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初探[J].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03期:1-4

作者简介:

汪兰川,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媒动画。

二作:吕美,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动画。

推荐访问: 结构性 人才培养 发展规划 供给 改革
本文标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画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5/5272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画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