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工业自动化技术:提升我国传统产业

发布时间:2022-04-30 15:45:02 | 浏览次数:

从整体上看,我国传统产业在技术装备、能源和原料消耗、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这样严峻形势下,工业自动化技术是提高工业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如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产的SUPCON集散控制系统,集过程控制、操作优化、生产管理于一身,形成一个高效益、高柔性、高质量的生产指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投运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这一集散控制系统已经生产、应用了715套,在化工领域内占的份额是37%,产生的经济效益是18.8亿元。

运用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总体目标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已成为提高国力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国与国、企业集团与企业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日本和西德十几年前的经济起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美国在高度重视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十分重视工业自动化技术,美国的经济能持续119个月高速增长,也是与用工业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密切关系。

基于多现场总线及Internet 综合自动化系统MFIAS

产品简介:综合自动化工程中心在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有关石化行业先进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冶金行业管控一体化和承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等项目的十多个攻关专题的基础上,密切注视和跟踪国内外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Internet的潜力,并且结合我国工业控制的具体特点和多年积累的控制系统工程经验,自行研究开发的一套通用的、国产化的基于多现场总线及Internet的新一代综合自动化系统MFIAS。为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一体化系统建设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MFIAS系统通过中国科学院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系统在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该项目作为工业过程自动化重大专项已由国家计委立项进行产业化,由自动化所和首钢总公司组建的项目公司具体实施。 MFIAS采用采用实时数据平台技术,支持多现场总线,实现了现场设备管理、组态,过程监控,多媒体监控,远程监控、图象处理,语音控制,远程设备管理/诊断,先进控制等功能,实现与MIS/ERP系统的连接,并提供销售管理、生产计划、调度决策支持及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等软件包选项。

产品前瞻:该项目可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环保、交通、机电一体化等行业。该产业化专项目由项目公司组织生产MFIAS系统。如按年生产能力为52套的生产能力(其中大型定制系统12套,中小型定制系统40套)。投产后正常年利润总额2050万元,年税后利润1374万元。

大口径管道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产品简介:合研制的DN300~3000mm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成套设备,填补了国内大型塑管加工设备的空白。 该设备生产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及配套管件,可广泛应用于远距离低压输水、农田灌溉;城市排水、排污、工业废水排放等领域。该设备年设计加工能力为2500吨。

产品前瞻:以两条生产线,年销售能力5000吨计算,每吨售价15000元,每吨折合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财务成本)9193元,每吨利润为5807元,每年可实现利润:(15000-9193)×5000×(1-33%)=1567.49万元。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

产品简介:交流伺服系统采用大规模集成化技术及智能化功率模块,脉冲方式控制,定位精度为 ±1个脉冲,转速变动率0.1%以下,调速范围1:5000—1:10000,动静态特性良好,实现了交流伺服的位置,速度和电流环的全数字化控制,性能指标和基本功能已达到国外当前同类产品水平,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纺织等各种行业。

产品前瞻:相对国外同类产品占据价格优势,并且较国外产品便于操作,在国内技术上具有领先水平。国内控制驱动正大量趋于交流伺服系统。市场前景广阔,每台售价约是成本价的1-2倍,经济效益可观。本产品总投资规模约二百万左右。

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

产品简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中的“基于现场总线的先进控制技术”课题为基础,自主开发了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该软件包功能齐全,面向多种工业过程,适用范围广。对于那些复杂的较慢过程的多变量系统,对象特性复杂,准确建模较难,常规控制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目的就是替代昂贵的进口软件,对此类一般的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差的系统进行控制,解决一些工业上的控制难点,以期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该软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光明的应用前景,是一个经济实用的软件包。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主要包括三部分:系统辨识、组态仿真及多变量控制器。这三部分中的辨识模块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软件,也可以是整个控制软件的一部分。

产品前瞻:多变量预测控制应用于对象特性复杂、准确建模较难、常规难以控制的复杂的较慢过程的多变量系统。替代昂贵的进口软件,解决一些工业上的控制难点,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该软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基于HART的设备管理系统(HDMS)

产品简介:基于HART的设备管理系统(HDMS)软件是国家“九五”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的专题“基于HART的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的攻关成果。该软件具有自主版权,符合HART协议标准,采用OPC技术,在解决HART仪表特殊命令处理有较大突破,性能可与国际上的同类产品比较,在性价比方面优于国外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HDMS用于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工厂现场设备。

产品前瞻:主要功能有: a.设备管理:包括工厂管理、连接地址和按仪表厂商归类。 b.仪表参数读写。 c.监视动态变量。 d.设备状态监视。 e.电流微调。 f. 配方功能。 g. 实现OPC服务器 h.专有属性的处理 该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山东省三孔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环保等方面。成果转换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好。

基于HART的过程监控系统(HCVS)

产品简介:基于HART的过程监控系统(HCVS)软件是国家“九五”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的专题“基于HART的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的攻关成果。用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过程控制与监视。其功能有:实现控制过程监控组态、网络系统组态、生产过程监控,监控图形组态、报警系统、报表系统、实时数据管理和历史数据趋势等。 该软件具有自主版权,符合HART协议标准,采用实时数据平台的“软总线”数据交换技术、OPC标准接口技术,该软件能够推广到FF、PROFIBUS及DCS等系统的控制监控。性能可与国际上的同类产品比较,在性价比方面优于国外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前瞻:该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山东省三孔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环保等方面。成果转换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好。

气相法聚乙烯装置优化控制系统

产品简介:该成果通过对气相法流化床反应行为机理的深入分析,采用系统辩识和神经元网给方法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质量预到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实现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优化操作和优化控制。针对聚合反应这一类强放热效应的温度回路具有大惯性,大滞后,干扰因素多,热不稳定性严重的特点,在所建立的温度通道和干扰通道的过程数学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了DMC(动态矩阵控制)与前馈补偿相结合的先进控制方案, 并直接将高级控制算法集成在现有DCS(集散控制系统)上投运,解决了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关键温度控制回路长期存在的难题。开发了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系统基于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大量引入关于装置和过程的深层知识,具有带不确定性推理的产生式系统和神经元网络模型两种知识表达和处理机制。系统的实施,对装置设备及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故障进行了有效的监测,诊断结果准确、可靠。以上研究成果首先在中试装置上进行开发,然后被成功地移植到生产装置上,并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该成果在DCS环境下综合应用了高级过程控制、优化控制技术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其整体应用水平居同类过程控制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便于推广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产品前瞻:该技术应用于聚乙烯装置优化控制,解决了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关键温度控制回路长期存在的难题。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科对装置设备及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故障进行了有效的监测,诊断结果准确、可靠。,并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年增效益582,4万元。

RTGS大屏幕工业实时监控系统

产品简介:该课题是“863“攻关课题之一,该成果由核心的MAG—312智能图形处理卡、微机及应用软件组成。MAG—3l2卡插在AT总线上,可接两台监视器显示不同画面,与微机组成多CPU的并行处理系统。软件配有基础软件,实时监控程序、监控组态软件及通信软件。可在MS—DOS,windows及RMX—DOS环境下运行。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实时性强, MAG—3l2承担全部图形处理任务与主机构成DMA(直接内存取)方式通信;快速画面切换可做大图形的漫游与滚动,也可同时连接多台投影仪;使用方便:系统提供的全部汉化组态工具自动生成实时图形监控应用程序;系统商品化程度高,已小批量生产并在电力,化互、冶金、建材、矿山、交通及管理部门中应用得到用户好评,曾在94年国际傅览会上获得金奖。

产品前瞻:该系统应用于工业实时监控系统,实时性强,使用方便,可接两台监视器,快速画面切换,大图形的漫游与滚动,也可同时连接多台投影仪;系统商品化程度高,已小批量生产。在电力,化互、冶金、建材、矿山、交通及管理部门中应用。

轧钢厂均热炉群综合自动化

产品简介:该项目开发了由工业PC和多功能PLC组成的管理、监控和现场控制三级DCS。在国内首创“多目标寻优”燃烧控制策略,以炉膛温度、压力和废烟温度为目标开发出基于自寻优控制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控制算法,使寻优快速准确。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钢锭凝固冷却和加热 过程数字模型,采用技生产率优化和节能优化的各种快慢不同的烧钢方法,通过调度专家系统协调轧制节奏达到充分发挥轧机能力,又节约能耗、减小烧损的目标。本系统灵活、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其综合水 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投运以来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产品前瞻:该技术应用于轧钢厂均热炉控制,节约能耗、减小烧损,充分发挥轧机能力。投运以来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工业装置操作优化技术

产品简介:几乎现有的工业生产过程都有提高生产率的潜力。这种潜力不仅来源于原设计的缺陷,而且来源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例如,随着生产的发展,原料成分、设备状况、生产负荷、工艺技术等因素均在不断变化。一个时期认为是最优的操作参数,过一段时间却不一定适用。现有装置在长期运行中,就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对生产操作参数及时地加以调整,以确保生产时时都维持在最优操作条件下运行,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现有工业装置调优操作技术是一种在现有工业装置上寻求优化操作参数的技术。它将计算机技术、数理统计方法与工厂实际生产经验相结合。通过对工业装置操作数据的分析,建立目标与操作参数之间的数学关联式,并用先进的响应面技术绘制响应面图。生产指挥者和操作工人可方便地根据响应面来优选各种目标下的操作参数,使工业装置时时维持在最优的操作参数下运行,从而使工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特点在于方法简便,不需要增人、增设备,只需根据优化结果对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便可充分挖掘现有工业装置的潜力,使工厂迅速达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节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等目标,从而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该技术适应性强,普遍适用于化肥、农药、精细化工、生化、医药、冶金等各种工业。为了提高效率,还开发了工业装置操作优化技术软件系统POS。

该软件在Windows98环境下用Visual Basic 6.0开发而成,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界面友善,提供全面、实时的在线"帮助",可使用户能方便地用本软件解决自己的操作优化问题。该技术深受工厂的欢迎,已在国内几十家大、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装置上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曾荣获化工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经委优秀项目奖。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江苏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现有工业操作优化技术是企业振兴的"法宝",其应用可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生产中的问题,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应用简况 

应用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金陵石化烷基苯厂

应用项目:正构烷烃脱氢装置

应用效果:产量提高20%以上,年经济效益580万元,获化工部、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 步一等奖。

应用单位:上海吴泾化工厂

应用项目:以轻油为原料经转化制甲醇的年产8万吨甲醇装置

应用效果:甲醇的平均能耗下降0.298×106(Kcal/吨),6个月内增产甲醇1032吨,年经济效益144万元,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JP-CAL-P压力仪表自动检定系统

产品简介:表自动检定系统是集现代化计量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全自动化压力检定系统,使高精度数字压力制造技术成果的积累,也是许多客户和工程技术人员实际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归纳。

该系统适用于压力量程范围在0-70MPa的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控制器(压力开关)、弹簧管式压力表的计量检定。该系统由气瓶、真空泵、增压泵、控制柜和操作台等组成。

该系统主要适用于:(1)专业计量检定所、计量院和工厂、大专院校所建立各类校准、检定、检测、试验实验室开展压力仪表的校准、检测,压力组件的试验;(2)冶金、化工、供水供气(汽)、锅炉、压力容器等系统压力仪器仪表较多相对集中的现场校准、试验。方便现场使用,无需提供动力能源;(3) 该装置若以水作介质,则可校验禁油和非禁油的一切压力测量仪器仪表。

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先进的操作方式;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可检定压力仪表种类广泛;可准确测量与压力相关的环境温度;可根据压力标准器和被检定压力仪表的特点,选择“标称基准法”(反校法)两种方法进行检定;提供数据管理功能,检定记录报表进行存储、检索和查询。供操作者随机查阅或打印任意一次检定记录报表;备有多种进口压力控制器(或高精度压力数字表)的接口驱动程序,用户可根据实际配置直接在菜单种选择;备有多种进口标准数字表的接口驱动程序和RS232串行通讯、GPIB488通讯接口程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选择;自动升、降压力平稳,无波动过程,优于人工操作,满足JJG规程要求;该装置配有自校准功能,可实现各压力值的自校准,确保示值准确可靠;该装置与计算机连接,安装自动检测软件,可实现压力仪器的自动检定、检测,打印原始记录和证书的功能;自动操作过程短,提高单台仪器的检定速度,缩短检定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KD—418—γ射线料位监控仪

产品介绍:KD—418—γ射线料位监控仪是依据核物理与核电子技术而制造的一种检测、控制料位的仪器,由于它是以γ射线作为测量基础的,因而具有非接触测量的特点,不受管(库)壁、管(库)内介质类型、状态和恶劣工作条件的限制。该仪器采用闪烁探测器,其探测效率较高,较之G—M计数器,其放射源的活度大大降低,对放射源安全防护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仪器包括主机、探头及放射源三大部分。整机采用集成电路,备自检装置,仪器灵敏度高,反应快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安装使用及维修简便。

该仪器可广泛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石油、采矿、建材、火力发电、食品等部门,都有很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品性能

1.灵敏度:使继电器动作的每秒输入脉冲数≥50次/秒;

2.反应时间:≤3秒;

3.继电器输出触头最大容量:—220V×3A;

4.探头与主机的最大距离:400米;

5.长期稳定性:仪器连续工作,表头读数(不包括放射源衰变过程的涨落引起的指针摆动)不超过3%;

6.环境条件:

主机:环境温度 –20℃— + 55℃,相对湿度≤80%;

探头:环境温度 –20℃— + 55℃,相对湿度≤80%;

源体:环境温度≤300℃

7.放射源:137Cs,活度0.3mCi左右;

8.电源电压:—220V±10%;

9.外型尺寸:

主机:260mm×200mm×115mm;探头:Φ74mm×320mm;源罐:Φ94mm×105mm,重7.8Kg。

开放网络化控制系统 ( SIACON )

技术介绍: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系统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开放的方向发展。我所推出以现场总线技术为核心、OPC技术为纽带的开放的网络化控制系统SIACON,将现场总线仪表、模拟仪表、分布式智能I/O、DCS、和PLC等工业自动化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为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

产品性能:SIACON系统可以集成各种流行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监控组态软件,是真正开放的网络化控制系统; SIACON以FF现场总线技术为核心,将控制任务下放至工业现场的智能仪表,实现了控制功能的彻底分散,而控制功能的分散意味着危险分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FF HSE高速总线和FF H1总线相互补充,构成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平台。现场总仪表、智能I/O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成一体,系统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不仅降低了布线成本,而且还具有设备远程调试和自诊断能力,维护方便;SIACON不仅支持多种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也支持传统的模拟仪表、DCS和PLC,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已有投资; 采用OPC标准,实现硬件与软件及软件与软件间的信息集成,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

继电器自动装配生产线

成果简介:继电器半自动装配生产线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单元组成:自动除尘单元,自攻钉自动拧紧单元,组合螺钉自动装配单元,自动检测单元,激光自动刻字打标单元,机械手自动搬运装配单元,接触板半自动装配单元等,共20个自动半自动单元。整个生产线各单元之间通过自动传输带及自动机械上下料。该线通过以上单元将散件自动装配成合格的继电器,并自动完成刻字打标,按要求摆放在托盘中。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节拍为12.5秒,年产量在50万件以上。

市场前景: 它的应用可避免人为的随机性,确保装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YT-2100油田电力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

项目介绍:采油机综合管理系统

1.对采油量实施实时数据采集。

2.对采油机运行状态实施实时监测。

3.对用电量实施实时监测和管理。

线路管理系统:各关口和线路节点电能量采集、各段线路的线损分析管理;各关口和线路节点无功监测和无功控制。各条出线、线路段的故障检测、录波和故障选线和定位功能。用电线路实时数据监测、进行供电质量监测、供电可靠性统计。进行负载分析,进行三相不平衡统计,用电单位调整协助用电方案,进行合理用电。

通信组织方式:

1.沿电力线的采油设备、用电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通过电力多址数字通信机,利用电力线本身作为通信媒介无须再投资。

2.数据汇集点到管理中心的通信可以通过电话专线、光纤、数传电台、微波,或根据用户的需要采用的GPRS通信方式。

产品性能:油田的采油点分布广,数量多,流动性强,交通及通信状况复杂。如何对分散的采油点进行实时监控是保证采油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原油产量的关键,如果每个采油点现场有人值班,则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油田电力的10KV和6KV线路分布复杂,随井拉线,电能量采集、线损管理和故障选线定位与无功管理的实现非常困难,用电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很高。油田电力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缺乏合适的信息传输通道,传统的通信方式如光缆、音频电缆、无线等投资大,施工困难,维护量大,不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采油点。针对这一状况,凭借国内独有的电力线多址数字通信技术,开发油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采油点的远方实时监控,故障选线和定位保证了各采油点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油田综合自动化主要功能:

移动式和固定式油井电力SCADA系统;完成实时数据的采集、处理、监视、控制,实现三遥功能;可与RTU、微机保护、故障录波器等站内自动化设备通信;与上级调度部门或集控中心进行双向实时数据通信。

KDJC-2100配电网络综合自动化系统

成果介绍及技术指标: KDJC-2100配电网络综合自动化系统适用于10KV配电线路的环网及辐射状供电系统,全面支持馈线自动化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通信解决方案:中心站到二级主站、二级主站(区域主站)到配电子站(监控子站)采用光纤局域网方式,个别地方的二级主站到配电子站的通信采用光纤MODEM方式。

配电子站到FTU、RTU的通信方式采用光纤局域网、光纤MODEM、专线拨号方式、电力线多址数字载波通信方式、数传电台方式。

自动控制模式,合用户配电网络的实际和用户的投资情况,给用户量身定做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主要有分布式就地控制模式、远方集中控制模式、综合智能控制模式三种控制模式。分布式就地控制模式主要重合器加分段器方式和完全重合器组网两种模式;远方集中控制监控模式依赖通信,通信数据采集进行分析完成远程控制方式的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综合智能控制模式,采用高速光纤方式进行本地保护和远程监控相结合的模式。向用户推荐综合智能控制模式,该模式能够进行快速故障隔离,系统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减少对一次设备的冲击,在远方监控不能正常工作也能完成故障隔离和部分重构功能。

一体化设计思想,将配电和调度、营销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设计、进行一体化数据库建模,数据源头唯一,系统扩展性强、数据综合、利用率高。

系统功能特点: SCADA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状态估计、电度量处理、统计分析、事故报警、SOE功能。AM/FM/GIS功能:网络拓扑着色功能、FM设备管理功能、GIS系统在线和离线应用。DMS功能:配电设备维护及检修管理、配网运行工况监视、配网停电管理、TCM投诉电话受理、GPS抢修车调度管理、配网运行工作管理。DA功能:故障诊断、故障隔离、故障恢复。高级分析功能:网络拓扑分析、配网潮流、线损统计计算、可靠性管理、电压控制与无功优化、负荷预测。与其他系统常用的接口:与调度系统、GIS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用电MIS系统、客户服务中心管理系统的接口。WEB发布功能:主要有WEB SCADA功能、WEB报表统计分析、WEB GIS功能。

冲压线柔性自动化系统

成果简介:冲压线柔性自动化系统成功应用于一汽大众捷达70#冲压生产线。该系统是国内首次自主研制开发的第一条轿车大型覆盖件冲压连线自动化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运行情况良好,操作简便。在该系统中解决了上下料机器人、翻转及传送装置、可快换端拾器及其调整、全线协调控制、状态检测、故障监控与诊断、一体化磁力分层系统等关键设计开发技术。

应用范围:该冲压线自动化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覆盖件、家电钣金件等工件的冲压成形。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个系统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高速上下料机器人、防连片传感器、一体化强力磁力分层座、翻转穿梭传输装置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连续生产节拍为4~5件/分;系统刚度高,负载能力大,协调性好;生产线布局好,作业空间大。

配电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概述:配电系统是保证安全、高效用电的重要环节,目前已成为各电力部门重点改造设备的对象,工控机的应用使得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南方某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采用研祥"evoc"工控设备新开发的csda2000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基于工业pc的高起点的配电设备,产品一经推出即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系统构成:整套csda2000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dms主站,gis地理信息系统,pas高级应用软件包,多种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部份。系统采用由研祥智能股份提供的 “evoc” 工控作为硬件平台、由 “evoc”ipc-8621作为主站控制系统,ipc-6806作为子站控制系统。

系统特点:可接入mis, call center,抄表计费,ems,web等多系统;

系统评价:该系统推出以后,已在国内近20家大、中、小电站采用,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了良好的稳定性,深受客户好评。

推荐访问: 传统产业 工业自动化 提升 我国 技术
本文标题:工业自动化技术:提升我国传统产业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30/5052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工业自动化技术:提升我国传统产业》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