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动荡葡萄牙11天短命政府背后

发布时间:2022-04-28 19:10:02 | 浏览次数:

zoޛ)j馝u_]7]u]5}}iMtm^计划纲要。如果它被否决了,等于说这届政府也被否决了,这在西方世界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政府就是为了管理国家而存在的。葡萄牙议会制度要求,新政府组建完成后,需要在10天内向议会提交施政方案。包括缓解诸多压力的一系列举措,以及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具体动作。如果10天内,这个方案没能拿出来,或者是未能获得半数以上议员的认可,那就意味着这个新政府什么作用都没有起到。而根据议会制度的规定,这届政府也会因此而夭折。

如上文所说,这个少数派政府很难确保自己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特别是当反对党们联手发难的时候,他们的议员更是会有倾向性地完成投票。所以新施政方案还未提出,关注这一事情的政界人士,就已经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事情走到了这一步,科埃略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他一再强调,这样做会让葡萄牙变成下一个希腊。也就是信誉缺失,债务累累,银行被挤兑一空。而这些情况已经表露出了一些端倪:因为政府计划突然被打乱,葡萄牙从经济危机中脱困的进度被无限放缓。不管是市场投资人,还是本国国民,都会对国内的经济形势持不乐观态度,连欧盟救援计划都可能会因此而搁浅。当一个国家遇到债务危机时,国际评级机构一再降低该国的信用评级,这会让国际上的投资人躲得远远的,希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但在左翼政党,也就是反对党们看来,偏右派的新政府始终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在获取了这次短暂的胜利之后,社会党党魁柯斯塔宣布:“危机已经结束,墙已经被撞破了。”他承诺在组建新政府之后,会给民众更多的社会福利、减少税收,返还先前减少的公务员薪水,而之前为了提高生产力而取消的4个公共假日,也会重新回来。而这一切,都不会违背欧盟所设定的预算规定。

究竟哪一方的话更可信,又或者说哪个政党能带领葡萄牙挣脱泥沼,没有人说得准。现在葡萄牙已经进入了一种极其混乱的状态,也许离下一个国家级债务危机并不遥远了。至于人民党是否会被彻底清出政府,被社会党全盘接管,一切将由真正的Boss——葡萄牙总统席尔瓦决定。11月19日,席尔瓦发表声明称,葡萄牙下一届总统选举将于明年1月24日举行。

欧洲“流感”,来自美国

如果要给葡萄牙今日的动荡格局找一个罪魁祸首,那应该是发生在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了欧洲的国债市场。葡萄牙和德国的国债利率差距率先被拉开,但后者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不动声色地挺了过去。对于葡萄牙来说,这个阶段也只能算是危机的潜伏期。因为在其引起全世界人民注意之前,希腊最先绷不住了。

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突然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此消息一出,举世哗然,因为这不是一星半点的逾矩。一年时间就超出限制4倍,是完全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这么些年来,希腊一直在遮掩着自己的不合格之处。只是空前萧条的经济环境,让他们实在是伪装不下去了,债务危机瞬间爆发。

其实这件事,早在2001年希腊加入欧盟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按照欧盟成员国准入规则,希腊进入这一圈子的前提有两个,其一是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其二是赤字预算不超过生产总值的3%。但在当时,希腊与这一标准相差甚远。远在美国的高盛投资银行,为希腊拿出了一套瞒天过海的“货币掉期交易”方案,帮希腊掩盖掉了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这一方案,需要希腊拿出未来的航空税、彩票业盈余作为抵押,从高盛那里拿到现金。这一计划持续了七八年才昭告天下,不得不说高盛的保密工作世界一流。

而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人们发现这并非希腊独创——高盛同时和其他一批国家使用了这一方法。目前被曝光的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至于葡萄牙是否在这个名单之上,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希腊主动承认出现债务危机,并且遭遇了一连串的连锁式滑坡反应后,聪明的国家都选择了噤声。因为希腊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没人希望地球上多一个信誉破产的政府。

即便如此,欧元区的成员国还是如同饺子下锅一般,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债务危机的困境。当希腊不再是危机主角时,欧盟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势必要被整个牵连进去。而希腊危机发生了大半年之后,欧盟才启动了希腊救助机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在此后3年内为希腊提供总额1100亿欧元的贷款。但这时的希腊已经被全球三大评级公司连续降级,整个政府都濒临破产。葡萄牙等国深知,自己绝不是看客。在希腊彻底倒下时,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都可能是下一张多米诺骨牌。

2010年4月27日,希腊和葡萄牙同时被信誉降级,原因是严重的债务危机。第二天,西班牙也没幸免于难。而在此之前,刚刚过去的3月底,葡萄牙政府出台了《稳定和增长计划2010—2013》,确定了该国第一轮紧缩措施。此时的葡萄牙,只是欧盟诸国的一个缩影,与其一样疲于应对债务等财政问题的国家多得是。

在欧元区的成员国一个接一个陷入债务危机时,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成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词——PIIGS,也叫“笨猪五国”,或者“黑猪五国”。PIIGS是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的首字母组合,这是欧元区经济危机发生后,经济问题最为严重的五个国家。经济学家们甚至发明了“PIIGS指数”,也就是债务危机严重指数。在民生凋敝的金融危机中,欧洲人保持这种自嘲体的黑色幽默,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应对方式吧。

内乱中的葡萄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放到今日的葡萄牙身上,非常形象。从最一开始因为债务问题被发掘首次被降级,一直到2011年被惠誉等评级机构下调到垃圾级,经济问题始终都没有发生质变。因为这个问题始终得不到缓解,大有成为国民顽疾的趋势,债务窘境开始引发一连串的政治问题,甚至成为党派间互相攻击的切入点。此时的负债危机,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

早在2010年9月,爱尔兰宣布为了帮助本国的五大行渡过难关,财政赤字预算会陡增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2%。这个信号让葡萄牙政府决定采取保守战术,坚持不对外求援。也许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没有人可以拿出比这更为稳妥的方案。所以在执政党与在野党发生激烈争执之后,确定新一轮紧缩政策的《2011年财政预算》,还是有惊无险地出台了。

但这一方案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果,2011年,葡萄牙的债务达到了最高峰,而且两笔总共91.3亿美元的债务也到期了。民间的抗议浪潮一波高过一波,游行示威和罢工抗议此起彼伏。在此之后,政府又按照原计划颁布了《稳定与增长4号文件》,继续坚持不向外求援。此时民众已经更倾向于学习其他国家,同欧盟签署救援协议,所以这份文件一经发布,就遭到了反对党的强烈控诉,并最终爆发政治危机。不得已,时任葡萄牙总理在3月底提出了辞职。同年6月,由社民党和人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在选举中大获全胜。

因为经济问题引发政局动荡,其实并不新鲜。但这次政府更迭以及宣布向欧盟求援的举动,并不能缓解债务问题。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系列的动荡是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彻底爆发的标志。而且其他国家似乎并没有发生这么大的动静,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葡萄牙目前的经济体系在面对债务危机时非常脆弱。

葡萄牙“抵抗力差”,与其经济发展形式有很大关系。和同时陷入债务危机的德国相比,葡萄牙最欠缺的是工业基础。实际上,他们连农业的发展都非常缓慢。通过服务业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点和其他几个欧元区小国非常接近。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农业有2.38%的增长,工业有23.5%的增长,而服务业的增长则高达74.12%。因为绵长的海岸线和温和的地中海气候,这里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

看起来似乎是个一本万利的经营方式,而且旅游业也是为当地居民带来额外收益的最佳方法,推广价值很高。但这种模式也产生了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产业模式不仅单一,而且脆弱,当经济危机产生的冲击摧毁了旅游行业后,整个国家很快就会进入“百废待兴”的状态。所以近些年,葡萄牙也一直在寻找经济转型的机会,做到未雨绸缪。历届执政党虽然理念不一,但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葡萄牙应该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科技行业进化。而政府在扶持这些行业时,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大部分是通过低息贷款来实现的。债券危机浮出水面的时候,融资成本大幅提升,这部分资金被明显收紧。资金链断掉之后,整个国民经济也被扼住了咽喉。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葡萄牙人仍然没看到本国政局能够稳定下来的迹象。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政党之间也会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竞逐,注定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持久战。但国际上的投资者,肯定不会信任一个朝令夕改的国家。所以葡萄牙要想早日摆脱黑暗时间,当务之急是在扛住经济压力的同时,明确一条路线坚持下去。

长夜过后是黎明?

债务危机爆发,信用评级下降,投资者减少,经济放缓,债务危机加重,信用评级再下降……对于大部分遭受此劫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个死循环。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葡萄牙脱困的可能性非常低。最初葡萄牙的确尝试过走自力更生的路线,因为他们看到了许多从国际上求援的副作用。但事实证明,他们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欧盟为希腊量身定制的“希腊救助机制”,成了一个教科书式的救援方案。欧盟负责牵线,为需要获得援助的国家找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银行,然后三方负责对目标国家的经济前景、还债能力进行审核,然后决定是否通过欧盟提出的救援方案。2010年的5月10日凌晨,他们达成了一项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援机制,惠及目标涵盖了所有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这项计划中,这三方被称为“欧洲救援计划的三驾马车”。

葡萄牙明显就在名单之上,但他们一开始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加入这个计划。执拗了一年多之后,葡萄牙新政党终于接受了这个计划,向欧盟提交了救助申请。2011年4月8日,欧盟27国财政部长齐聚匈牙利小镇格德勒,开会讨论如何救助葡萄牙。在会议上,葡萄牙财政部长一改之前的高冷,恳请欧盟在5月中旬之前完成审批,因为6月会有一笔数额很大的债务到期。最终,欧盟正是在当年5月份和葡萄牙签署了救援协议,拨出了780亿欧元的援助款。而这笔钱,就来自于之前那个7500亿欧元的救援机制。

作为交换,葡萄牙向欧盟承诺,政府会控制赤字并进行结构性改革。而当时的新政府也的确完成了自己的许诺,上台当月就开始施行救援协议,收缩财政支出并进行结构改革。这种大规模的举动势必会引起民众抗议,但即便不顺利,葡萄牙也算是完成了欧盟派给的任务。2011年8月、11月和次年2月,欧盟救援“三驾马车”对葡萄牙的季度评估都顺利通过,援款也就全部发放到了葡萄牙国库中。

在诸多利好消息的促进下,葡萄牙的国债收益率一路攀升,这也让国民对当时的执政党更为信任了。乐观主义者相信,这个国家的情况要比希腊好一些,恢复元气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都不算多。但如果同时考虑到国力、经济类型和国民生产能力等要素,葡萄牙仍然处于危险之中。

2013年7月,葡萄牙各个政党的谈判破裂,总统席尔瓦先生不得不警告他们: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和解,大选将会提前。而政权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很多衍生风险,最直接的就是“三驾马车”宣布延后葡萄牙的评审工作,使得二次救助计划受阻。消息一出,葡国债收益瞬间跌破7%的警戒线。而单调的财政收缩政策,引发了24小时的全国大罢工,首都里斯本的大街小巷里全是游行示威的队伍。

诸如此类的争执,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各个政党仍然没有消停过。因为他们认准了,“三驾马车”不会抛下葡萄牙不管不问。因为如果这么做了,葡萄牙可能会退出欧盟,威胁到欧元区来之不易的稳定性。而且只要出现了葡萄牙这么一个失败案例,“三驾马车”的公信力就会大受影响。所以一直以来,针对葡萄牙的救援计划只有延后,没有暂停。可以说,这个原本希望让葡萄牙走出债务困境的机制,反而有可能使其变得更加混乱。

说到底,葡萄牙究竟会何去何从,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但如果频繁的党争得不到遏制,葡萄牙民众的生活要想回到正轨,还需要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推荐访问: 葡萄牙 短命 动荡 政府
本文标题:动荡葡萄牙11天短命政府背后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28/4978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动荡葡萄牙11天短命政府背后》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