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左卡尼汀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探讨

发布时间:2022-04-28 19:10:02 | 浏览次数:

zoޛ)j馝~^x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7)。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联合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治疗,疗程4 周。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血压、心率、∑ST、NST、QTcd以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ST、NST、QTcd以及血脂(TC、TG与LDL-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和灯盏生脉胶囊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左卡尼汀;灯盏生脉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b)-0125-0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类型,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其发生主要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而表现出的发作性胸痛[1]。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易发展为典型的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选择恰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2013年6月—2015年4月在该院心内科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灯盏生脉胶囊对UA患者的治疗效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在该院心内科已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5例。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2], 排除有心肌梗死、严重心肝肾功能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的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有治疗药物使用禁忌证。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3±5.1)岁;平均病程(3.5±1.3)年;其中患有高血压29例,高脂血症22例,糖尿病25例。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8.8±4.7)岁;平均病程(3.4±1.1)年;其中患有高血压28例,高脂血症24例,糖尿病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行抗血小板治疗,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并给予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与灯盏生脉胶囊。其中左卡尼汀(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722)3.0 g配入0.9%生理盐水100 mL 静脉滴注,l 次/d;灯盏生脉胶囊(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26439 )2 粒/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度、疼痛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心率( HR)和卧位血压( BP);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ST 段下降压低总和( ΣST)以及ST段压低≥0.25 mm的导联数(NST),测定最大和最小QT间期,计算QTcd[3];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体力活动耐量增加,静息心电图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 以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心电图ST 段降低回升≥50%,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倒置T 波变浅;无效: 心绞痛症状无明显改变,心电图达不到以上标准或加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ST、NST和QTcd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ST、NST和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BP=0.64,P>0.05;tHR=0.23,P>0.05;t∑ST=0.61,P>0.05;tNST=0.36,P>0.05;tQTcd=0.2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SBP=14.71,P<0.05;t治疗-HR=1.83,P<0.05;t治疗-∑ST=5.59,P<0.05;t治疗-NST=5.74,P<0.05;t治疗-QTcd=4.37,PP<0.05;t对照-SBP=16.86,P<0.05;t对照-HR=2.17,P<0.05;t对照-∑ST=2.57,P<0.05;t对照-NST=3.00,P<0.05;t对照-QTcd=2.62,P<0.05),但治疗组患者∑ST、NST和QTcd显著低于对照组(t∑ST=5.27,P<0.05;tNST=2.75,P<0.05;tQTcd=2.40,P<0.05),而SBP与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BP=1.44,P>0.05;tHR=0.598,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以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G=0.26,P>0.05;tTC=0.38,P>0.05;tLDL-C=0.83,P>0.05;tHDL-C=0.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和LDL-C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治疗-TG=10.51,P<0.05;t治疗-TC=9.75,P<0.05;t治疗-LDL-C=8.59,P<0.05;t对照-TG=4.52,P<0.05;t对照-TC=6.04,P<0.05;t对照-LDL-C=8.28,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C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G=4.04,P<0.05;tTC=3.15,P<0.05;tLDL-C=2.63,P<0.05)。治疗前后两组HDL-C无显著变化(t治疗-HDL-C=0.80,P>0.05;t对照-HDL-C=0.53,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对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期间均未见有明确与药物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药物过敏,肌肉疼痛以及横纹肌溶解等并发症,仅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等反应。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继发于冠状动脉阻塞的急性加重。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纤维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部分阻塞冠状动脉或并发冠状动脉痉挛等多因素引起心肌缺血,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4]。根据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上对于UA治疗的基础药物主要以抗血栓、抗凝和溶栓类药物为主。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会出现能量代谢障碍,而心肌能量代谢受损是启动心肌受损害的首要环节并能促进心肌损伤进一步发展。因此改善能量代谢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左卡尼汀又称左旋肉毒碱,能协助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膜。这一作用一方面可防止因长链脂酰CoA的堆积引起的损伤线粒体和恶性心律失常;另一方面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使缺血缺氧心肌能量代谢转向脂肪酸代谢,为心肌提供能量,减少缺血损伤和促进心脏缺血后恢复[5]。有研究表明,左卡尼汀对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6]。灯盏生脉胶囊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 增加动脉血流量,促进纤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及降血脂等作用[7]。研究发现应用灯盏生脉胶囊能阻止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并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7-8]。

目前,关于独立应用左卡尼汀或灯盏生脉胶囊改善心功能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就二者联合应用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这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左卡尼汀和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国内一些有关左卡尼汀或灯盏生脉胶囊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研究结果类似[9-10]。

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可促进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恢复,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从而缺血心肌损伤的程度及范围,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另一方面灯盏生脉胶囊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心肌供血,减轻缺氧期心肌细胞的损伤。因此,两者联合可通过多途径共同改善心肌缺血损害,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上,∑ST、N ST以及QTcd可用于判定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N ST以及QTc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但治疗组患者此三个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左卡尼汀和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此外,治疗后治疗组TC、TG和LDL-C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具有促进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效应,其中灯盏生脉胶囊中主要为活性成分咖啡酸酯与黄酮类化合物发挥作用[11]。这种降脂作用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可能在减缓心绞痛发生上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临床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左卡尼汀联合灯盏生脉胶囊能明显的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推广。但由于本研究取样量较少,需进一步行大样本量进行证实。

[参考文献]

[1] 罗德谋,谭虹,陈竹君.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血管内超声斑块虚拟成像特点比较[J].实用医学,2013,29(13):2117-2118.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4):295-296.

[3] 赵慧艳,张福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J].中外全科医学,2012,5(6):1936-1838.

[4] 邵玲.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2015,23(3):304-306.

[5] 张丽,高春霖.左卡尼汀对缺血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功能的影响[J].2008,14(5):755-757.

[6] 罗群.左卡尼汀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 例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63-6065.

[7] 王碧莹,邰炜彦,王治乾.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 ,35(10):1615-1666.

[8] 孙学枝,王秀萍,华新东.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21):2858-2859.

[9] 罗群.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 例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63-6065.

[10] 聂晓璐,申浩,谢雁鸣.灯盏细辛注射液联用西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68-2772.

[11] 程晓昱,葛岚,张秀环.灯盏生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2030-2031.

(收稿日期:2015-09-22)

推荐访问: 灯盏 心绞痛 定型 不稳 疗效
本文标题:左卡尼汀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探讨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28/49787.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左卡尼汀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探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