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埋藏”在肠胃中的诺贝尔奖

发布时间:2022-04-10 08:55:18 | 浏览次数:

每年的10月中旬,总有几位原本只在特定狭窄的科研领域里才为人所知的人,忽然接到一个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这是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电话,从此之后,他们便拥有了光芒四射的头衔,成为拓展人类知识疆域的英雄先驱,当然这尽管不是诺贝尔奖的全部,但也是其魅力的重要部分。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及相关研究,为两位科学家带来了许多荣誉。1994年,两人共同获得沃伦·阿尔佩特奖;1995年,共同获得澳大利亚医学会奖;1997年,共同获得保罗·艾里奇奖。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他们的共同成就锦上添花。

幽门螺旋杆菌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亲密的同伴之一,然而科学家却花了一个多世纪才认清它们。早在1875年,德国解剖学家就发现人类的胃黏膜层里存在一种螺旋菌,但因为无法培养出纯系菌株,这项结果就遭到忽视而被遗忘。1979年4月,在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工作的沃伦在一份胃黏膜活体标本中,意外地发现一条奇怪的“蓝线”。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是无数细菌紧黏着胃上皮。这些细菌的身长大约为3微米,宽为0.5微米,身体的一端长有几根长约3~5微米的鞭毛。外形多为弯曲的S形或弧形。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发现。

这些发现令沃伦很兴奋,他觉得这种细菌和胃炎及胃溃疡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但除了妻子以外,没人相信他的发现。许多人认为,胃里不可能有细菌,这是标本污染造成的。当时的医学界认为,正常胃是无菌的,因为胃酸会将吞入的细菌迅速杀死。同行的质疑没有动摇沃伦的决心。他决定设计一个对照试验加以证实。沃伦从未接触过临床,想从临床医师那里得到一些在胃镜下看起来是正常的标本谈何容易,没有临床医师的支持,沃伦只好从病理档案中寻找报告为正常的胃活检标本蜡块,看看这些正常胃黏膜有没有这种细菌。研究发现,这种细菌常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且近一半胃窦黏膜标本能见到这种细菌,而病理正常的胃窦黏膜绝不会有细菌出现。

正当沃伦准备发表自己的发现时,一位年轻人出现了,他就是马歇尔。马歇尔是本院消化科注册医生。他答应给沃伦提供胃黏膜活检标本。由于这种细菌很像弯曲菌,马歇尔就按培养弯曲菌的培养方法,在微氧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遗憾的是,连续培养34个胃活检标本都没发现细菌。到接着培养第35个标本时,一个偶然的机遇来临了!1982年4月西方的复活节,由于节日假期,马歇尔没有在48小时以后去医院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在5天后复活节假期结束时,马歇尔一上班就惊喜地在培养基上发现了这种细菌。原来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佳培养时间是3~5天,以前没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还没长出来就被过早地扔掉了。

马歇尔和一位名叫莫里斯的医生自愿进行服食细菌的人体试验。马歇尔一周后患上了胃炎,但很快就痊愈了,莫里斯没有马歇尔幸运,在服食培养的细菌后也发生了胃炎,费了好几年时间才治好。接下来,沃伦和马歇尔又用内窥镜对100例肠胃病病人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内都有这种细菌。沃伦在马歇尔的配合下,最终于1982年确认了这种神秘细菌的存在及其在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1984年4月,《柳叶刀》发表了马歇尔和沃伦的论文。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并将沃伦和马歇尔发现的这种细菌定名为“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对人类“情有独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的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说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毫不夸张地说,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开辟了人类消化道疾病研究的新纪元。

编辑/姚晟

推荐访问: 诺贝尔奖 肠胃 埋藏
本文标题:“埋藏”在肠胃中的诺贝尔奖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10/4213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埋藏”在肠胃中的诺贝尔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