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浅析运动训练与最大心率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9 10:09:09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法对最大心率的推算、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展开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减小;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增加;运动水平高者,最大心率低。由于,最大心率作为体育实践中一个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很多,建议在研究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时,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分别进行研究。

【关键词】最大心率;推算;运动训练

0.前言

心率是运动生理学中最常用又简单易测的一项指标。在体育实践中,最大心率首先是用于确定运动强度[1]。无论是体疗康复还是健身锻炼、运动训练,都需要确定运动强度。临床上,运动试验必须在受试者的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一定比例时(如85%)停止。在确定最大有氧工作能力时,最大心率还用于判断受试者是否尽了全力。研究最大心率及其影响因素在运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最大心率的推算、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展开论述。

1.最大心率的推算

由于最大心率的测试程序比较繁琐,而且对受试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实践中应用较少,用公式推算较多[2]。现在比较通用的推算公式是HRmax=220-年龄,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一公式被广泛应用,但却很少有人提及它的原创者。最早提出用年龄推算最大心率的应该是Robinson,他在1938年提出了公式:HRmax=212-0.77×年龄,然后才是由Fox和Haskell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HRmax=220-年龄。但实际上Fox归纳这一公式依靠的并不是自己實验做出的原始数据,而是从一些体格检查和心脏病研究中得到的。目前,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有很多,Robert等列举了各种人群的(包括各类患者)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多达37个,而叶卫兵等检索到国内外正常人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也有16个。此外,我国还有一个较被公认的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是HRmax=210-年龄[3]。如此之多的推算公式,针对不同特点的人群,适用范围应该有所不同。Fernhall认为智力障碍者的最大心率低于正常人,宜应用“HRmax=189-0.56×年龄”。对肥胖青少年(身体脂肪含量超过30%)的最大心率研究表明,肥胖者的最大心率低于普通人。MillerWC等认为肥胖者可以用“HRmax=200-0.5×年龄”来推算最大心率。我国关于最大心率的研究比较少,只有针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比如8~18岁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矿工,针对一般人群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尚未见报道。目前,对于普通人群,国外报道和应用最广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应属“HRmax=208-0.7×年龄”,这一公式在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实验研究中也得到验证,是否可以推广到所有正常人群值得进一步研究。

2.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2.1有氧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对于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会不会改变一直有争议。运动生理学家认为,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影响不大[4]。但近年关于该问题有了新的结果,Zavorsky等在总结了前人有关研究结果发现,共有12项研究认为运动训练会显著降低最大心率,只有3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有氧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变化不明显,最后Zavorsky得出结论:有氧训练可降低最大心率。国内也有学者持此观点。

2.2停止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停止训练后,最大吸氧量减小,最大心率会增加。只是有的认为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运动训练引起的最大心率的减少,会因停训而出现可逆性变化。

2.3不同体能水平个体最大心率的横向比较

对于不同体能水平个体最大心率的横向比较研究,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结果完全相反。国内的两个研究结果表明,体能高者,最大心率也高(一个认为没有显著性差异,一个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并认为这是他们心脏功能储备高的体现。而国外的研究表明,训练水平高者,最大心率反而下降。

对于最大心率对运动训练的适应反应,笔者认为可用心搏峰和最佳心率范围理论加以解释[5]。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人们从安静状态开始运动时,心率随负荷增加而增加,每搏输出量也随心率加快而增加。然而当心率增加至一定水平时(如心率在120~140),每搏输出量将达到峰值(称“心搏峰”),此后,心输出量的增加将主要靠心率的增加,当心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心率约在180~200),由于异常自身调节的作用明显,心输出量反而减少。根据这一学说,心率增加到最大心率时,虽然心脏的工作达到了极限,但是心脏的泵血效果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而可能在比这低一点的心率时(即最佳心率范围)好。所以,运动水平提高了,最大心率降低,并不意味着心脏的工作能力降低,反而意味着心脏对运动的适应能力提高了。

2.4心率的变化对训练的实际意义

许多人往往通过检测心率的手段来制定训练安排的程序,以防止强度过大、频率过多的训练事件。然而,很多的证据表明,最大心率由于受不同程度的训练状况(增量、减量或不变量)或测定方式的影响,其数值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既然心率的变化跟不同的训练状态有关,因此,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以心率准确检测和指导训练的局限性。Karvonen的目标心率制定法,直至今日人们都普遍采用,但如果严格的以最大心率来制定训练的目标系列范围,就会产生低估或高估训练中的强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最大心率对运动训练中的强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影响的研究报道很多,结果有矛盾之处,但多数针对青年人的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减小;(2)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增加;(3)运动水平高者,最大效率低。最大心率的这一变化是对运动训练的良好适应,其机制可以用“最佳心率范围”理论来解释。

3.2建议

最大心率作为体育实践中一个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很多,在研究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时,可能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分别进行研究。 [科]

【参考文献】

[1]叶卫兵,马楚虹.运动训练与最大心率[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3):381-383.

[2]叶卫兵,马楚虹.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心率推算公式的实验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82-383.

[3]秦永生,张敏,郝古国等.运动训练与心率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3,7(6):952-953.

[4]王安利,朱天明,王林等.过度训练的研究及进展(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4):58-63.

[5]步斌,苏全生.运动处方与体育锻炼建议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3)75-78.

推荐访问: 心率 浅析 训练 关系 运动
本文标题:浅析运动训练与最大心率的关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9/41874.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析运动训练与最大心率的关系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