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2022-04-07 10:00:30 | 浏览次数:

[摘 要] 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在市场中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此背景下,带动了猪养殖产业的发展。传统饲养方式,在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大量母猪出现死亡。生态养殖,可降低母猪病死率,是一种良好的养殖方式。现就母猪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

[关键词] 生态养殖 养殖质量 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70-01

所谓的生态养殖,指的是以满足母猪生长规律为前提,对使用的抗生素药品进行严格控制,并在自然生态环境下进行养殖。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猪养殖风险,还可减少养殖成本,在养殖业中受到广泛应用。但在养殖过程中,农户需要掌握生态养殖技术,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进而为母猪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提高母猪的存活率。

1 品种的选择

母猪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母猪生态养殖质量。根据福建地区实际情况,应选择长大二元杂交母猪进行饲养。品种选育要求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母猪头部小,颈部短,嘴巴大,尾巴细且短,叉深,腹宽,体长,臀部圆,四肢高,下颌长,胸宽,后躯大;二是阴户离尾根远,阴户下垂且大;三是不挑食,性情温顺;四是地方品种乳头数超过8对,一般品种超过7对,乳头均匀、排列整齐,乳距宽,无瞎乳头,忌肉乳房,乳头粗细、长短适中;五是膘情适宜,既不可过瘦,又不可过肥。

2 饲养管理

2.1 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以下两点。其一,选用科学的饲养方式。对母猪的体重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膘厚为18~20mm,维持日增重量不超过650g[1]。采取定时定量喂养方式,每日2~3次,确保后备母猪运动量充足,加快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防止过胖、过瘦。此外,还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尤其是寄生虫病、四肢疾病和皮肤病等。其二,适时配种,对母猪发情情况定期观察,母猪发情间隔时间一般为21d,维持2~3d,妊娠期为15周左右。地方种猪发情症状相对明显。阴户有黏液流出,红肿;叫声尖锐;拱门,食欲差,躁动不安;按压背部出现“呆立”症状;接受其他母猪爬跨,嗅闻同栏母猪阴户,爬跨其他母猪;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配种。新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主要变现为黏液分泌、阴户红肿,无其他显著症状。母猪品种不同,配种年龄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8~10月龄为引进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体重125~135kg;7~8月龄为地方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体重50~60kg。

2.2 妊娠母猪

为母猪创造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将猪舍内的污物及时清除,做好全面消毒工作,保持舍内空气流通畅。夏季做好遮阳、通风、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采光、防潮和采暖工作[2]。

充分考虑怀孕母猪的膘情、身体等情况,选用合理的饲养方式。保证营养搭配科学合理,每日饲喂2~3次。在保证妊娠母猪身体健康的基础上,适当补给营养元素,以保证胎儿生长健康。禁止喂养粗劣、发霉、有毒、变质以及富含棉粕、酒精的饲料。母猪怀孕期12周左右,养殖户可适度改善饲喂饲料,可将哺乳期饲料提前饲喂。有条件的,将母猪诱导到池塘边,进行拱土、打滚等活动,以获取生长所需养分,有效地防治寄生虫病。

采取单圈饲养方式,以为妊娠期母猪营造一个适时、安静的环境,以免出现母猪间拥挤、互相撕咬等问题。妊娠期间,避免应激因素发生,禁止鞭打、惊吓、追赶母猪。若存在猪舍短缺问题,可在妊娠期3~4个月实施单圈饲养,可预先将2~3头进行单圈饲养。

让妊娠期母猪适度运动。最初一个月,保证妊娠母猪睡眠好、饮食好,尽可能不进行运动;第2~3个月,进行适度运动,每日2~3次,每次1~2h;第4个月,逐渐降低运动量,产前7~10d,禁止运动。

2.3 哺乳母猪

分娩前1周,将产房准备好,彻底清扫产房,并用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随后用水将产房冲洗干净,晾干。除此之外,备好干燥、卫生、质软和清洁的垫草,厚度约为5cm即可。

分娩前,做好接产准备工作。对接产人员的手指和手臂进行消毒,接产过程中,需佩戴消毒手套。生产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生产母猪后躯、乳房及阴户。生产期间,将应急措施做好。若出现难产,立即采用催产素催产。生产效果差,可用徒手助产。分娩结束后,应立即注射消炎类药物。无公害化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木乃伊胎、弱胎及死胎。

产后当天控制饲料喂养,以少量为主,30min后,饲喂少量麸皮水、温开水,以补充母猪营养、缓解生产引发的疲劳感。产后,将胎衣及时取走,以免让母猪吞食。另外,对母猪产后的代谢情况及食欲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代谢差、食欲衰退等问题,少量饲喂易消化饲料。另外,还需保持产房内安静、卫生、清洁,确保母猪在产后休息时间充足。产后3日,若天气较好,引导母猪进行自由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保证每日饲喂饲料多样化、全面、均衡,杜绝随意更换饲料。每日饲喂清水,冬天饲喂温水。禁止鞭打、大声呵斥母猪,维持母猪泌乳规律正常。做好母猪乳房保护工作,一旦出现损伤应立即进行治疗。

仔猪断奶前的3~5日内,渐渐减少多汁料及母猪精料的饲喂量。对母猪乳房膨胀状况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其发生乳房炎。断奶当日,禁止饲喂母猪精饲料。

3 疾病防治

养殖户应结合当地疫病发生情况,做好蓝耳病、细小病毒病及猪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产后积极防治阴道炎、产后偏瘫及子宫内膜炎等疾病。防治疾病时,会用药物治疗,用药过程中,保证用药合理,特别是慎用兴奋药、激素类药物和泻药等[3]。另外,禁止使用违禁药,尽可能不用促生素,少量使用抗生素,以确保猪肉制品品质。

参考文献

[1]钟添林.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2):69,76.

[2]李艳芝.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J].当代畜牧,2015,(5):

[3]徐琦.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

推荐访问: 母猪 养殖 生态 措施 提高
本文标题: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7/41194.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