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2-04-06 10:08:30 |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生猪肉制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随之提高,做好生猪肉制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猪寄生虫病是生猪常见病之一,对生猪生产的危害很大,由于很多养殖业主对生猪寄生虫病的危害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了猪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导致了养殖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在生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可以避免很多经济损失,以下对其中常见的猪寄生虫病的发病症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养殖业主对寄生虫病危害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猪寄生虫病对生猪生产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多年的兽医实践中,发现猪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特别严重。寄生虫除干扰猪的正常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整齐度,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外,错误的驱虫方法也会造成药物浪费和达不到应有的驱虫效果。采取科学有效的寄生虫防治措施是生猪生产中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见的寄生虫根据寄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对猪危害较大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猪弓形体、猪囊虫、结节线虫、鞭虫、肾线虫、肺丝虫、附红细胞体等;主要由于虫体和宿主争夺营养成分,导致猪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同时幼虫的移行会破坏猪的内脏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机能。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减少采食量,造成猪体重下降,抗病力下降,甚至会造成怀孕母猪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死胎、新生仔猪体重偏小等症状;螨、蚊、蜱、虱、蝇等属于体外寄生虫,对猪生长危害最大的是螨虫。体外寄生虫主要影响猪的正常生活规律、采食量,从而导致料肉比降低,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同时体外寄生虫还是一些疾病的传播者,如猪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猪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病原是龚地弓形体,猪暴发该病时,有时引起全群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危害。

龚地弓浆体的终末宿主是猪及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猪也是弓形体的中间宿主。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划伤及病、健猪同圈饲养均可感染发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以3~6月龄猪发病较多。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7~9月间发病较多。一般呈急性暴发时,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不退,减食或不食,呼吸困难,呈犬坐势,有的咳嗽、流鼻液,眼结膜充血、有眼眵,耳部、胸部以至全身出现紫红色淤斑、腹泻等。有的猪出现癫痫发作、震颤、麻痹、不能站立等神经症状,最后极度衰竭死亡,病程4~5天。病程2周以上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成年猪也可感染,但多无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可出现死产,或生出先天感染胎儿,于短期内死亡、失明或后躯运动失调等。

猪场内禁止养猫,积极灭鼠。加强饲料的保管,严防被猫粪污染。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方法如下:

(1)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6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

(2)磺胺6—甲氧嘧啶:每公斤体重60~100毫克,口服,每日1次,连用4天。

(3)甲氧苄胺嘧啶:每公斤体重10毫克,混合后一次服用,每日1次。

二、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3~6个月龄的猪,由于虫体和宿主争夺营养成分,导致猪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同时幼虫的移行会破坏猪的内脏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机能。严重者会导致幼猪死亡。

该病的防治主要是针对2-8月龄的小猪进行,驱虫是关键的措施,可以每隔两个月驱一次虫;并且要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发酵猪的粪便使之变为沼气或将粪便喷洒农药,能够切断蛔虫卵的传播路径。用50-75℃热水冲洗圈面、墙壁、用具,同时用生石灰对污染的地面进行消毒,一般配制热碱水的浓度为2%-5%,温度为60度为宜,一般配制石炭酸浓度5%-l0%,进行喷洒。

药物驱虫:敌百虫的用量以体重为准,用量为0.1克/公斤,以水溶液的形式拌入料中一次喂服;左咪唑的用量为10毫克/公斤体重,以水溶液的形式拌入料中一次喂服;也可以进行肌肉注射,注射浓度为5%注射液,7毫克/公斤体重;驱蛔灵的用量0.1克/公斤体重,以水溶液的形式拌入料中一次喂服;丙硫苯咪唑的用量为5毫克/每公斤体重,混入饲料或配成悬液给药。

三、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肠管及其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当猪轻微感染时,无明显症状,只有严重感染时,才能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后3-7天体温持续升高,出现腹泻,有时会出现呕吐现象,患猪食欲减退或不食,患猪严重消瘦。

对病猪可以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1)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10毫克,1次口服。

(2)噻苯咪唑:每公斤体重50毫克,口服,连用5~10天。

(3)氟苯咪唑:以125ppm的浓度拌料,连喂l0天。

四、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一种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中,以有钩绦虫的幼虫为病原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中间宿主是人。

当猪感染少量的猪囊尾蚴时,发病症状不太显著。当大量猪囊尾蚴感染猪体时,发病症状明显,病猪出现食欲减退,导致发育不良,出现贫血症状,生长受到影响,若猪囊尾蚴侵害肺和喉时,会出现相关的症状,如出现呼吸急促,叫声嘶哑;若猪囊尾蚴寄生在眼部时,可引起视神经障碍导致失明或视力下降;若猪囊尾蚴寄生于脑部,会出现神经症状,有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甚至严重时引起死亡。

避免猪吃人的粪便,人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再作肥料。加强屠宰检验,禁止出售有囊尾蚴的猪肉。彻底清除人体内绦虫,以防止病原传播。对病猪可采取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1)吡喹酮:每公斤体重50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连用3天。

(2)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60毫克,肌肉注射或口服,连用3天。

参考文献:

[1]王殷吉,刘强,张帅.猪消化道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8.(11).

[2]卢高峰,范振先.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08.(08) .

[3]肖映红,普树元.家畜寄生虫及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0.(1).

推荐访问: 寄生虫病 生猪 防治 常见
本文标题: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6/4100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