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农村数学可以书写同样的传奇

发布时间:2022-04-01 09:02:47 | 浏览次数:

笔者是一位在农村学校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师,最困惑的是原本神奇美妙的数学为什么让这么多的农村儿童望而止步?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属于安徽省的欠发达地区,全镇五万多人口,笔者对全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成绩进行跟踪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如右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学段,及格率大部分在90%以上;三年级开始出现分化;小学高年级阶段,及格率逐年下滑,小学毕业时已有近三分之一不及格;进入初中学段,成绩分化更为严重,到九年级毕业时,已有半数学生成绩不及格。

成因分析

第一,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虽然近几年国家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添置了不少电教设备,但是,教师年龄偏大,师资力量总体上较弱,不少设备闲置不用。第二,农村留守儿童偏多,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受到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待遇低的影响,在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抬头。第三,农村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大部分教师依然是满堂灌,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校的课程安排陈旧僵化,明知道一些学生听不懂,也不安排中小学数学衔接方面的补习,只管一路前行、到站下车。第四,教材的编写对农村学生缺乏针对性。教材总体上要求偏高、难度偏大;县、区教研室每学期的期末试题整体偏难;市场上的大量的超纲超标的课外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双基教学。第五,数学的学科特点也是造成数学难学的原因之一。数学知识结构严谨,各个知识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难以进行后续的学习。数学概念高度抽象,数学技能的形成常常伴随着较大的题量和长时间的练习。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解决对策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决定了一个学生能否走通求学之路,数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地位特殊,举足轻重。如何走出这一困境?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第一,实现农村数学教师的“大换血”。目前在岗的教师年龄大部分已经超过了60岁,客观上讲,这些老民师为国家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时代在进步,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滞后性,因此要置换等量的大学生,实现“大换血”。第二,降低农村数学教学的“门坎”。笔者认为:在双基目标中,可以划分为“保底目标”和“提高目标”。“保底目标”是在双基目标中满足最低限度要求的目标,是在本学科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知识和技能链条中的主干性的知识和技能,是义务教育的中后期多次被引用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其他相邻学科多次被引用的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保证学生在义务教育的终端能取得合格成绩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小学数学学段的“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初中数学学段的“解方程”,不仅在数学学科多次被引用,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也多次被引用。“保底目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农村数学教学最低“门坎”,这样做可以较好地提高数学成绩的及格率。第三,守住数学及格率这个“生命线”。学校应该制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数学成绩的不及格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小学低年级的数学不及格率应该控制在0%;小学高年级的不及格率控制在3%—5%;初中学段的不及格率必须控制在5%—10%之间。这应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评价数学老师的最重要的指标,作为老师评先晋级的主要依据,因为它是义务教育的“生命线”。第四,为农村数学学困生配置“营养餐”。各个学校的老师要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组成专门的课题组,编写适合本校校情的数学校本教材。例如:《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补习套餐》《中小学数学衔接教材》等。每天的课外作业也要分A,B,C三类。A类是新课的基础题,B类是新课的提高题,C类是补习过去知识的“营养餐”;期中、期末考试也要像课外作业一样分A,B,C三类,把合适的试卷发给适合做的人。“营养餐”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落实在每一天,贯穿于义务教育的全过程。第五,变农村数学课堂为“群英会”。现在的农村数学课堂大多数是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老师、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一个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班级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做数学学困生的老师,分组结对,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走出欠发达地区农村数学教育的困境,不仅是农村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个传奇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笔者相信每一个农村数学学困生也是一个传奇的生命。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中心学校)

推荐访问: 书写 农村 数学 传奇
本文标题:农村数学可以书写同样的传奇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401/3883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农村数学可以书写同样的传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