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我的“花季”少年时期

发布时间:2022-03-30 08:14:39 | 浏览次数:

zoޛ)j馝y}}}}_i޼޽iM<Oi发言不积极,一位同学领头喊了一声:“×××包庇走资派罪该万死!”台下立即喊声一片。当场便有许多同学冲上去把这位女老师的双手反背起来,按下头让其“低头认罪”;第二天她就去打扫卫生了。我所在的二连三排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当过我父亲的识字班教员。他给我们上时事课,讲到当时有个解放军英雄叫门合,就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学习门合把对阶级敌人的仇恨搞得深深的”。他没有注意少写了一个“对”字,正在听课的工宣队员好像看出点儿意思,说他写得不对,教了一辈子书的×××很自信说“没错”。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喊口号:“×××反对工人阶级罪该万死!”立时有许多同学把这位老师拉下了讲台,让他去烧火熬糨糊,贴学生写的批判标语。正巧,标语是我写的,内容是“×××反对工人阶级罪该万死”,一个字一张裁好的大白纸,写了许多张。但×××把标语贴到墙上时,贴成了“反对工人阶级×××罪该万死”,这从断句上容易产生歧义。工宣队看了,认为×××自己成了工人阶级,立即向公安局报案,又取证又照相,就这样×××成了“反革命分子”,成了批判对象。那时就是极“左”横行,小题大做,无限上纲上线。文革结束后×××还当了学校教导主任,偶尔街上见面,从来不提这件事,可我愧疚得很。直到我参加工作许多年以后,还带着负罪感去看望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师。

记忆中的学生时光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是被称为毛主席接班人的那个副统帅的题词,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这段话还谱成一首歌,至今我还会“激情满怀地”演唱,可以说当时全体中国人都会唱这首歌。当然,也是我们“战校”每个“战士”的必修课。

读毛主席的书,大致有6层内容。

一是随时随地学习毛主席发表的“最新最高指示”。毛主席的一切指示都是最高指示,“最新”指最近发表的。“指示”多是由中央电台(那时一般人家没有电视机,绝大多数人家也没有收音机)在晚间“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发布,然后通过遍布城乡、村宅、街道、工厂、学校和家家户户的有线广播,实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许多时候是“联播节目”没有结束,庆祝“最新最高指示发表”的游行队伍已经上街,敲锣打鼓的,举旗挥舞的,燃放鞭炮的,高呼口号的,整个国家都在同一时间沸腾了,学生自然置身其中。在游行队伍中,我曾带头喊过口号,没有人教怎么喊,反正每次都是“热烈欢呼”“热烈庆祝”“坚决执行”“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我还敲过鼓,打过锣,击过镲。没有人去追究你击打的鼓点对否,只要劲大响亮即可。游行完了就连夜座谈讨论,深刻理解,坚决拥护,理解的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座谈讨论完了就要写心得、记笔记、办学习专栏等等。过几天又有“最新指示”下来,上述过程依然重复、重复再重复。

二是学习“老三篇”,即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课堂上老师要求个人默读,集体朗读,全体背读,至今我还能熟练背诵这些文章,然后活学活用,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例如学习张思德,为革命而死重如泰山,树立五湖四海精神,做团结的模范;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学习愚公精神,每天挖山不止,子子孙孙前赴后继,就能感动上帝,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学生上学可以不背书包,不带笔墨纸砚,但没有一个人不带“红宝书”的,因为离了语录本寸步难行。早晨吃早餐,在餐厅打饭前,要在毛主席像前立正,掏出红宝书边挥动边大声连说三遍:“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林副主席身体永远健康!”上第一节课,班长喊全体起立,每个学生还要重复上述程序。上政治课要学习红宝书,上批判课要高举红宝书,上音乐课要唱语录歌,离不了红宝书。

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我曾是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员。每天到农村巡回演出。多是清晨扛起背包开始跋山涉水,中午赶到村里吃贫下中农的忆苦饭,午后下地劳动,晚上天黑下来,在村里的戏台上演节目,我记得主要有表演唱《北京的金山上》《老两口学毛选》,忆苦思甜的小话剧《一只破碗》,打倒美帝、打倒苏修的舞蹈《东风吹战鼓擂》,模仿耿莲凤的《逛新城》演唱农民喜闻乐见的《夫妻双双把家还》等等。那时村里农民很苦,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所以每到一村,锣鼓一响,戏台准围得水泄不通。演完节目就睡在农民家里,第二天又是行军、选点、号房子、吃派饭、演节目,长此以往,乐此不疲,没有人去思索何时回学校上课读书。

五是活学活用,学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学校几个连队(班级)500多名学生成建制地到农村插队去了。毛主席发表“五七指示”,要求“学工、学农、学军”,学校就组织学生下井挖煤,支援煤矿创高产放“卫星”。到农村下乡担水抗旱点播,吃农民的百家饭。到部队学军或请“军宣队”对学生军训。毛主席号召城区居民“不在城里吃闲饭”,许多学生就随父母下放农村当农民。反正是“毛主席怎样说,阿瓦人民怎样做”(歌曲《阿瓦人民唱新歌》中两句歌词)。

六是办校报,宣传毛泽东思想。学校宣传组,负责编写、刻印、分发校报“五七战报”。我之所以参加办报,是因为从小写黑板报,字写得工整一点些,还能搞个小插图或花边,另外喜欢写点儿小文章,因为这,才被老师选中。不客气地说,我就是主编,因为那时没人审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知天高地厚,吹破天也没人管。8开的油印小报,每期的“社论”多出自我手。还有七凑八拼的打油诗,口气大得很,记起来的有“先烈热血洒神州,我等后辈欲何求。立志终身干革命,誓让红旗飘五洲”等等。

一年中学生活,除了狂热、偏执、过激、盲从、浮躁,百无收获。在那种情况下,我和同学们根本不可能学到一点儿文化知识,这不仅是我和同学们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所有青少年的悲剧,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难忘的工人岁月

1969年7月,我16岁还不到,一年初中“速成”毕业,我们全部被推向社会。前一年和后一年毕业生,都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插队,当了“农民老大伯”;我们则“降了一辈儿”分到企业当了“工人老大哥”。

那个年代,请客送礼、托关系走后门之风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不管分到哪个单位,即使很不乐意,也懂得“我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的道理,服从分配,欣然上岗。

我们班的同学分配方向有三,一是银行、邮电、商业、供销等服务业。那时银行、邮电(后来分出移动、电信、联通等)的优势尚未显现,同学们最满意的是分到商业门店,因为当时许多商品包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烟、酒、糖、盐、豆腐、肉等都是凭票供应,分到任何商店当售货员哪怕卖菜都方便许多;二是国有企业,如煤矿、机械厂、印刷厂、建材厂等,身为“国”字号,那些同学自觉高人一等;三是集体企业,如农机、制革、棉织、陶瓷等企业,这类企业多是劳动强度大、劳保条件差,技术含量低。

平心而论,我自觉在学校表现不错,除了文化课不行(普遍没学到知识,不仅是我),各方面还算骨干,本想应该分得好点儿,谁知一公布名单,前两个方向没有,第三个方向是最后垫底,分到了“夜壶厂”。那时人们把制革厂打理各种皮件的工作,称作“刮猪皮的”,把农机厂早先给牲口钉掌的活儿称为“搬驴蹄子的”,把陶瓷厂烧制大缸、盆盆罐罐,称为“捏夜壶尿壶的”。我感到很屈辱,但是想想当初的海口“先烈热血洒神州,我等后辈有何求”,又无从诉说。我关起门大哭了一场,还是上班了。

第一年我的工种是烧成,作业全是露天,冬天冻个死,夏天热个死,每月粮食定为58斤,这在当时诸工种中可能是最高的了。第二年我到了打砖班,那时的耐火砖,都是我们一锤一锤砸出来的,劳动强度异常大,后来工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制了夹板锤、压力机,才实现半机械化。第三年我调到电碾班,劳动环境极差,特别是磨石膏,粉灰遮天,对面不见人。我们这些青年工人一是根本不懂防尘防矽肺知识,二是怕老师傅说“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怕苦怕累”,所以配发的像猪嘴般的防尘口罩谁也不戴,等干完活儿,浑身上下连眉毛胡子都是白色的,鼻孔挖出来的东西都能当粉笔。即使如此苦累危险,我都硬撑了下来。

因为我工作突出,18岁就入了党,还被推荐到《石家庄日报》参加工农兵通讯员学习班。并以“红陶工”的笔名给新闻媒体写稿。业余时间,我负责厂广播室全部工作,采访、写作、编辑、配乐、播音、机务,都是我一人干。特别值得多说一句的是,我所管理的广播室,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旧址,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夺取全国解放的重大新闻,就是从这里传向全世界的。当时的电台呼号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直到新中国成立,50年代初才整体迁移北京。我还和青工伙伴们一起在车间里办起了30多块图文并茂、惹人眼球的黑板报,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记得有个卫生检查组走时说:“陶瓷厂的卫生全区最差,可是黑板报办得全区最好!”

1972年10月,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一纸调令,把我从工厂直接调进政治部宣传组负责新闻报道,那年我19周岁,已进入“后花季年代”……

我对“花季”之年遇到的那场浩劫,并无怨言。因为每个人只有在风雨中见世面,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花季”不论是苦是甜,都值得人生回味!

责任编辑 张 强

推荐访问: 花季 时期 少年
本文标题:我的“花季”少年时期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30/38066.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的“花季”少年时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