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30 08:14:15 | 浏览次数:

摘 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制造业更好的发展必须依托两化深度融合、依托智能制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研究合肥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分析了合肥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现状,对合肥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对其他城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顶层设计;聚焦高端;信息引领;协同创新

1 合肥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现状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工业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合肥快速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硕果累累:2011年合肥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2013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验收;2015年,合肥在全国首创出台《合肥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合肥被批复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2018年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和全国排名均实现提升进位[1],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第15位。

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智能制造“万千百”、“机器换人”、 “两化融合”贯标达标等工程,累计建成57家智能工厂、495个数字化车间,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数突破上百家,呈现出逐年递增、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施加快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化改造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批企业结合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市场多样变化需求,创造出了多种新型智能制造模式,例如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变频洗衣机智能工厂”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客来福家居“全屋定制家居智能工厂”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奥瑞数控“服装大师CAD/CAM系统”的分享制造等。

开展“万家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和服务体系及产业生态,全市上云企业突破10000家并打造100家智能制造标杆云应用示范企业。合肥市将“上云”工作列入市级产业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遴选6家优质上云服务机构,围绕咨询设计、应用开发、运维服务、人才培训等关键环节,构建一体化云计算应用服务体系为保障,组建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在内的1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华为、金蝶等42家云应用服务商为主体的市企业上云服务联盟,集聚全市上云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上云服务,截止2018年底,已累计推进3000户企业上云,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持续提升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2 合肥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思考

合肥市持续开展“工业立市”战略,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基础上,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保持国内领先,家电、新型显示等全国生产基地优势地位持续巩固,产业综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转型升迈出新步伐,智能语音基地入列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2018年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0%以上,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对合肥市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的思考:

(1)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两化融合发展。在制造强国和制造强省背景下,加强两化融合顶层规划[2],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破除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研究制定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思路,加强引导企业做好两化融合顶层设计谋划,制定两化融合技术路线图,重点做好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服务机制建设,发挥好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2)聚焦高端,推动新型制造模式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合,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五大主攻方向,着力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板”,培育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发源地、国家级产业创新核心区和制造业强市,力争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创新与产业竞争合作,“合肥制造”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3)信息引领,深度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工业化转型创新,一是强调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努力增加产品的信息含量,大力推广产品设计信息化;同时,加速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对传统工业进行革命性的创新,积极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二是加快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创新经营管理,发挥ERP、PLM、SCM、CRM、MES、WMS等系统支撑作用,加速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化,培育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和管理人才。三是注重信息化与资源、能源供给体系的融合,逐步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实现内部透明高效和价值链的创新协同,打造智能制造的示范。

(4)协同创新,打造产业链竞争新优势。推动以产业链协同创新作为研发的新模式,通过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协同产品研发、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产品研发、高新技术改造、科研成产业化和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3]。通过转变生产和经营模式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准确传递与共享,形成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可追溯有效监控,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规范生产流程和智能化能源管理,提高品质稳定性目标,打造制造业协同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智能一体化发展。

3 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制造业在合肥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合肥市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数控技术等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改造企业的产品开发数字化。利用ERP、MES系统等加强生产过程的信息处理,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统一集成管控,构建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实现生产管理可视化[4]。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关键是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

(2)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管理创新,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对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的信息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分析整理各类信息资源,增强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可知性和透明度。改造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体系,利用Internet促进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培训。

(3)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传统工业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如在机械行业,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发展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线;在电子、医疗企业、仪器仪表等生产行业,可以通过提高新产品设计能力,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4)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链协同,促进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补,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打通上下游间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产业链上下游间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佚名.2018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9.

[2] 马新军.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9, (3):24-25.

[3] 柴雯. 以“两化”深度融合引领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模式与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9,(4):8-9.

[4] 顾佳晨. 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关键[J].流程工业,2016,(8):12-13.

推荐访问: 深度 融合 智能 制造 研究
本文标题: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30/3805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发展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