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与狼共舞,威盛电子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2-03-23 09:29:00 | 浏览次数:

对于从90年代开始玩电脑的朋友来说,提起威盛的“Cyrix”就如同英特尔的486、586一样,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威盛”这个名字从那时候起便印在玩家的记忆中。威盛电子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 Inc. 简称 VIA),目前主要产品线包括跨平台系统芯片组,低功耗处理器平台,嵌入式系统以及图形处理器,在这些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姗姗来迟的威盛

威盛电子成立于1992年,其实那个时候威盛已经是一个迟到者;但是面对已经十分壮大的Intel和有自己成熟设计思路的SiS,威盛还是迎难而上,踌躇满志的投身其中,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芯片组和处理器。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家位于美国奥斯汀从事芯片设计的小公司——CentaurTechnology。这家公司由前IBM科学家格莱恩·亨利创办。亨利在1980年代末曾劝说IBM设计并生产自己的PC微处理器,“但IBM没有采纳”。亨利于1988年离开IBM,加盟戴尔公司,成了戴尔的一名研究主管。后来亨利又离开了戴尔,他想继续追寻设计一种更廉价、更简洁的微处理器的梦想。在得到圣何塞芯片公司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1500万美元投资的资助下,亨利招募了一个小型设计团队,但到1999年,IDT却打算将亨利的设计团队CentaurTechnology出售,而这时候对微处理器市场垂涎已久的威盛借机实施了收购,从此在英特尔和AMD夹缝中开始了处理器的研发之路。

从Cyrix到移动版CPU

实际上,Cyrix本来不是威盛自己的产品,而是上面所述那个曾经和Intel、AMD三足鼎立的CPU生产提供商,它当年推出过“GX系列”产品,第一次将声卡和显卡集成到CPU里面,充分的表现出了ALL-IN-ONE的理念,用户只要在其产品上添加上内存和驱动器就可以了,其成本大大下降,掀起了一股低价电脑的风潮,同时打击了Intel高出高走的价格策略。自从1999年秋季被威盛电子收购后,公司注入了新鲜的活力。2000年2月份,威盛就推出了自己的处理器——Cyrix III,这款处理器面向的是低端处理器市场,其矛头直指Intel的Celeron处理器。此款处理器采用的是Joshua核心,但它的主频太低,兼容性较差,整体性能不尽人意,并未引起多大的市场关注。不过很快,威盛电子重振旗鼓,力推采用WinChip核心的Samuel处理器,其实,新Cyrix III是由Texas Austin的Centaur小组设计出来的全新产品。过去IDT的处理器设计子机构Centaur由WinChip而出名,这种芯片应用于低成本的PC与Internet设备中。由于Cyrix品牌的知名度高于WinChip, 威盛选择将Centaur的设计打在Cyrix的旗号下,而此款处理器仍然定名为Cyrix III。遗憾的是,Cyrix III仍没有整合L2 Cache,发布之后众多媒体的测试结果还是不甚理想。后来威盛电子痛定思痛,终于决定推出改进版的Samual 2核心,Samuel 2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64KB 的L2 CACHE;其次使用了0.15微米的生产工艺,使其功耗更小,所需的电压更低,时钟频率也提高了很多;另外Samuel 2特别为MS OFFICE、浏览器等办公软件作过优化,但没有为3D应用程序优化,在商业应用测试中的表现和赛扬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使用了更先进的工艺和低电压,Samuel 2仅用散热片就可以完成散热工作,无须其它的主动散热设备,这些很受OEM市场的欢迎,而且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噪音,更适合网络设备。从这时起,威盛低功耗CPU逐渐得到认可。然而,由于产品性能不佳和定位的错误,风光一时的Cyrix最终没能支撑下去,留下了无数的叹息和遗憾。

由于在台式机微处理器领域的失败,威盛不得不另辟蹊径。2001年6月,威盛电子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导入台积电最先进0.13 微米制程的CPU芯片VIA C3,及另一款号称芯片面积(Die Size)全球最小、适用于笔记 型电脑的处理器——Mobile VIA C3,这两款CPU都以低耗电、低热度为主要特色。虽然 Mobile VIA C3在主频上与英特尔和AMD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发热量和功耗,还有价格上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芯片面积也非常小,威盛公司称它是当时全球芯片面积最小的处理器,性价比相当高,在当时也是大出风头。事实上该处理器的推出也算是比较成功的,当时确实给英特尔带来了不少的威胁,一时间基于这一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硅谷芯片专家林莱·果纳普曾表示。“这是英特尔当时尚未顾及的一个小市场,相当边缘的一项业务。”

初尝胜果的威盛看到了另一片天地。2002年3月,威盛再次推出了采用覆晶针脚栅格 数组封装的新一代VIA C3处理器,运作频率达到933MHz,内建全速运行的128KB的L1 Cache 和64KB的L2 Cache,支持100/133MHz前端总线、MMX/3DNow!多媒体指令集等技术规格,同时具备了进阶的低耗电与低发热量设计,在不牺牲运算效能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最大的电池使用效率。新一代的VIA C3处理器为当时业界专成为当时笔记型计算机所设计的处理器中最为省电的一款产品,能快速地完成系统整合,协助客户切入笔记型计算机、平板式(Tablet)PC、Web Pad等等快速成长的可携式信息装置市场。一年以后,威盛电子宣布继中国芯C3之后再次推出一款为笔记本电脑量身打造的新式处理器——汉腾。“汉腾”是一款基于C3“Nehemiah”处理器内核架构的处理器,当以最高速度运行时,最大耗电量为11瓦。最小耗电量大约是8瓦,比台式机版本“Nehemiah”处理器的耗电量低4瓦。威盛还在这种处理器中采用了“PowerSaver 2.0”节能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耗电量减少50%。汉腾处理器促使传统笔记本电脑厚重、耗电、高噪音的缺点彻底改变,引领笔记本电脑走向更轻薄便携的境界。2005年,威盛第三款移动处理器C7-M处理器正式发布,C7-M移动处理器的平均功耗小于1W,最低待机功耗甚至只有0.1W,这是此前以功耗著称的全美达处理器所无法做到的。即便是全速运行状态,C7-M移动处理器的功耗也分别是20W(2.0GHz)和12W(1.6GHz),远远低于Intel与AMD的移动处理器。更为重要的是,VIA在C7-M上采用了PowerSaver和TwinTurbo技术,此时将动态调整处理器频率和电压,而且变换速度快到让用户完全感觉不到。与Intel的Enhanced SpeedStep以及AMD的PowerNow!技术相比,PowerSaver技术显然在频率调整幅度与响应时间方面更胜一筹。令人惊喜的是,2007年,威盛又推出新品VIA Eden ULV 500MHz,此款处理器基于90nm工艺制程设计,采用NanoBGA2封装,尺寸21×21毫米。它的主频为500MHz,前端总线为400MHz,拥有16-stage流水线和128KB全速二级缓存,集成了PadLock安全引擎,支持AES、SHA-1、SHA-256、蒙哥马利乘法器等硬件加密算法。功耗仅仅1W,空闲功耗更是只有0.1W,根本无需风扇散热,成为了全球最节能的x86处理器。

可以看到,从Cyrix转向移动处理器之后,威盛一直将降低产品功耗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与英特尔和AMD的同类产品相比,威盛处理器都有着发热量和功耗更低,价格更便宜等优点,不仅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位置,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威盛芯片组,经典无数

威盛的芯片组应该算是“老本行”,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当然作为芯片组来说,还是应该分为Intel和AMD两个平台。威盛(VIA)最早推出的芯片组有:不支持AGP的Apollo VPl、Apollo VP2和支持AGP的 Apollo VP3、Apollo MVP3以及Apollo MVP4。MVP4是一款高度集成化的芯片组,在 MVP4的北桥芯片中集成了2D/3D AGP图形功能,带有Setup引擎和DVD硬件加速功能,采用了 SMA(Share Memory Architecture,共享内存架构)技术,可以在内存中交换显示数据。Apollo MVP4被业界喻为Super 7最佳化的终结版本。此后比较出色的还有威盛693X,694X芯片组,其中694X芯片组是当时威盛与Intel BX及 815EP芯片组竞争的主流产品,其北桥芯片用的是VT82C694X,在693X的基础上提供了对AGP 4×的控制支持。南桥芯片用的是VT82C686B,同样提供了对一些外部设备接口的控制,它不单支持BX芯片组不支持的AGP 4×、UDMA100技术、PC133和异步调整等技术,还支持双CPU处理器。而且价格适中,兼容性十分优越,因而成为VIA攻占主板主流市场的主打产品,694主板也是当时装机量最大的主板之一。

此后的一款经典当属支持P4处理器的VIA P4X266,在这款芯片组当中,北桥芯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这款芯片组的心脏,它既能够支持普通的SDRAM,同时也提供了DDR200/266 内存控制器。和VIA很多芯片组一样,它提供了对CPU和内存异步工作的支持,也就是说当 CPU工作在标准外频100MHz的情况下,内存的工作频率可以设定在133MHz,从而来保证对 PC2100 DDR SDRAM的支持。接下来基于奔腾4的芯片组层出不穷,VIA P4X266A、VIA P4X400、P4X333,直到VIA PT800。从名称上看VIA PT800,VIA的Pentium 4芯片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原来的P4Xxxx过渡到了PTxxx,数字的含义显然变化了。原来的数字基本上代表了显存的速度,现在成为了CPU的前端总线的频率。PT800并不支持双通道技术,还是整合了一个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不过强调其具有“延迟”其应用了VIA的FastStream64高效率的内存控制器技术。随后,Intel Core微架构推出,支持Cooe的PT890也露面了,VIA PT890支援全系列、包含1066MHz前端总线的Intel处理器,提供高带宽PCI-E连接、支援先进的DDR2内存规格,拥有完整的功能特性和绝佳的稳定性,可以展现杰出的系统效能。PT890还可以 搭配内建DirectX 9.0和Chromotion 3.0影像引擎的Chrome S25或Chrome S27显卡,使采用 PT890的系统厂商,能提供消费者完整的Windows Vista体验。

看完了威盛支持Intel处理器的芯片组,我们再来回顾支持AMD处理器的VIA芯片组。在采用Socket A接口的芯片组里,威盛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KT133,KT133A,KT266,KT266A,KT333,KT400,KT400A,KT600等等。其中KT133芯片组全面支持AGP 4×技术、支持AMD Socket A结构的Athlon、Duron处理器、支持PC133内存总线、支持200MHz EV6系统总线、支持ATA-66硬盘传输率、符合AC-97 Audio标准、符合MC-97 Modem标准(支持AMR Fax/Modem模块)、支持4个USB端口。KT266芯片组则采用了与以往VIA基于AMD平台所发布的芯片组完全不同的技术架构,借鉴了Apollo Pro266芯片组采用的V-Link总线技术,取代了通常所使用的PCI总线。V-Link总 线带宽相当于PCI总线的2倍,每秒钟可以传递266MB数据,完全能够满足南桥芯片日益增长 的带宽需求,消除了系统潜在的性能瓶颈。另一款值得纪念的作品是KT333和KT400,KT333是作为KT266的升级版所出现的,其最大的变动是正式支持了DDR333内存。图形接口也升级到了AGP8X,这一点要早于Intel系列芯片组。在KT333猖狂了一段时间后KT400又扑面而来。KT400同样是KT333的升级版所出现的,不过其的规格又比KT333有了较大的提升。KT400引入了新的VT8235南桥,支持USB2.0接口,整体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最后一款KT600芯片组只是在KT400A的基础上增加了对400前端总线Barton核心Athlon处理器的支持,同样正式支持DDR400、AGP8×。而在南桥上则选用了当时最新的VT8237,并且支持SATA 150接口,在功能上足以和Intel的ICH5所抗衡。

一款接一款的Socket A接口的芯片组推出,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终究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突破。后来威盛推出一款K8T890芯片组,这款产品规格指标非常高,甚至高过NVIDIA的 nForce 4系列芯片组,并首次在K8平台上采用了PCI Express接口,如此一来充分发挥了新一代显卡的强大效能,与此同时Athlon64+PCI Express的配置也无疑让Athlon64如虎添翼。2007年伊始,威盛又推出了旗下最新的vn896移动芯片组。据悉,VIA vn896芯片组可用于笔记本和UMPC两大移动平台,vn896芯片组支持威盛最新的C7-M移动处理器,支持800/667/533/400 MHz前端总线,拥有两条PCI Express插槽,支持最大4GB的DDR2 或 DDR内存,内置VIA Chrome9 HC IGP图形核心。不过,与Intel、nVidia相比,这几年威盛的新品推出的并不算多,Intel平台最新的P4M900已被媒体形容为“老骥伏枥”,新品PT960却还因为与Intel的专利授权问题迟迟出不来。芯片组市场第二的宝座,一度被nVidia拿下。当然这也很正常,谁又能敢说经久不衰呢?

威盛三位一体的平台策略

2008年1月,为期4天的全球消费电子展(CES 2008)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来自全球 2700家厂商的2.7万件新产品在展会上高调亮相,威盛电子凭借其专为超移动设备打造的节能超低功耗C7-M ULV处理器和VX700芯片组,吸引了很多合作厂商继续拓展和丰富超移动市场。其中威盛携手Wibrain、OQO、三星、怡利等合作伙伴,在CES上大出风头。比如有一款款来自韩国的Wibrain B1标配了主频为1.2G的威盛C7-M ULV处理器,搭配南北桥合一的 VX700芯片组,具有不俗的运算性能和省电表现,同时也使板型体积缩小了40%左右——屏幕只有4.8寸,重量仅为510克,携带非常方便,其续航时间可达到5小时。B1有完备的网络通讯性能,除802.11b/g和蓝牙2.1功能外,它还提供可选的HSDPA、Mobile WiMax和GSM/GPRS/EDGE 等移动通讯功能,给消费者带来无限自由的移动办公和在线娱乐体验。另一款采用威盛C7-M ULV处理器和VX700芯片组的第二代QQO Model 02,更是一度成为镁光灯下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另外,搭配gOS操作系统的超值绿色迷你笔记本电脑Everex CloudBook采用了1.2GHz的威盛C7-M ULV处理器,是目前全球功耗最低的x86处理器之一,当全负荷运行时,其功耗也不过5W。低功耗带来的超强移动性是它的最大特点。美国ABI研究机构也曾表示,超移动设备将在未来五年大为流行,2012年的出货量将达到9500万台。专家也预计2008年、2009年超移动设备将迎来井喷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威盛的VX800系列芯片组的发布,更是把打造更强大的小型化平台的理念推向极致,最新的VX800芯片组的尺寸已达33mm×33mm,与传统的双芯片比较,尺寸缩小超过42%。这一系列的威盛VX800芯片组锁定迷你环保计算机、功能完整外型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和高效能嵌入式系统,最大功耗(TDP)为5W。此外VX800系列芯片组还能完全运行Microsoft 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可以说前途无量。

当然,GPU同样是平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威盛的平台在整合自由品牌S3的显示技术后,更让整个平台后劲十足。最新产品S3 Chrome 430GT采用PowerWise?技术,在不必降低性能的前 提下利用电源智能设计来控制散热,正常工作时均值仅为10w,同时凭借S3自身独有的ChromotionHD 2.0全编程视频架构,实现蓝光及HDDVD真正1080p高清回放,支持H.264、MPEG2、MPEG4、VC1、WMVHD、AVS等最新高清标准;同时全面支持DirectX10.1的最新更新,能让用户获得理想的高清视频和畅快的游戏体验。CPU和GPU通过Chipset平台进行连接,实现最低能耗情况下整体性能的最大化,这也是威盛“三位一体”策略的精髓。

威盛是总是力求在能耗和性能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尽管这么多年在Intel和AMD的夹缝中的生存,但是威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势,也具备了“与狼共舞”的耐力和自信。相信未来的威盛能够继续在IT领域中乘风破浪,大展身手。

推荐访问: 与狼共舞 威盛 成长之路 电子
本文标题:与狼共舞,威盛电子成长之路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23/35719.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与狼共舞,威盛电子成长之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