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电子档案安全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23 09:16:59 | 浏览次数:

电子档案是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生成、输入、存储),也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识别处理、传输和提供利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转换而来的,其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储存在光盘、磁带和磁盘等介质上。因此,电子档案保护除了具有传统纸质档案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一是电子档案信息存储量大、密度高;二是电子档案存储内容不稳定;三是电子档案信息具有非直读性;四是电子档案对元数据和背景信息的依赖性;五是电子档案与载体的分离性;六是电子档案对设备的依赖性;七是电子档案的多信息集成性;八是电子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发展性。

1 安全环境分析

根据电子档案的特点,笔者认为,其安全性与其生成、归档、保管、运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要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必须从其风险的辨识和安全环境分析入手。笔者经过分析,认为电子档案的安全与以下环境因素有关。

一是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日常工作中操作不当造成的物理擦伤碰撞磨损,放置不当造成光盘、磁性载体挤压变形等,各种自然灾害(如雷电、水灾、火灾、台风、地震等)造成的物理伤害,电磁环境不良造成的磁带与磁盘磁化等。

二是化学环境和生化环境,主要包括储存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尘埃、有害气体含量、气压增减是否适宜。无论是磁性载体还是光盘载体的电子档案,在耐久性、稳定性方面,都不如纸质档案,极易遭到破坏。如果化学环境和生化环境不适宜,光盘、磁性载体就可能因为与储存空间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产生霉菌腐蚀、微生物侵害乃至发霉、变质,会破坏记录信息。

三是技术装备环境。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装备及信息处理方式以2年~5年就更新换代的高速度向前发展,使依赖计算机系统包括支持性、辅助性、工具性软件的电子档案的有效性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保存原有的软、硬件系统或将原文件迁移到新的技术装备环境中,就无法有效地获取文件信息,实现电子档案的保存及应用价值。

四是网络环境。由于计算机病毒和网上黑客的大量存在,也由于蓄意破坏、管理疏忽和不当操作的存在,在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电子档案的生成、输入、存储、传输和提供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如病毒侵犯、信息失控、信息污染、信息干扰、信息过剩、信息丢失、信息窃取、原始资料被篡改、人为破坏等不安全因素。

五是社会人文软环境。这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环境。电子档案的保护离不开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离不开有关操作、管理规章制度的规范,离不开技术、经济的支持。

2 主要应对措施

针对影响电子档案安全的主要环境因素,笔者认为,要实现电子档案的有效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为企业科研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善电子档案的保护环境。

一是配备消磁柜等电子档案专用存储设备,在库房温湿度控制、避光、防尘、防变形等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及生化环境的改善上下工夫。

二是适时更新计算机及其与之配套的软件与硬件,确保保存的电子档案可读或安全迁移到新的设备环境。

三是充分利用单位局域网,加强加密、签署、防写、身份验证、查杀毒等技术的应用,设置访问权限和记录档、防火墙等,不断改善电子档案的网络环境。

四是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等有关标准,不断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归档电子文件可读性、真实性检查制度,库存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安全性检查制度,网络查询、利用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存储载体寿命、存储载体兼容性等问题的抽查制度,磁带上的电子档案的倒带、转存等保管制度,不断改善保护电子档案的制度环境。

(作者单位: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来稿日期:2012-04-16)

推荐访问: 环境 档案 分析 电子
本文标题:电子档案安全环境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23/35618.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电子档案安全环境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