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一统观
【摘要】为了消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谱的目的,采用归纳的方法,结果发现现有药学模式的传统性,结论是人类需要当代药学。
【关键词】中药学;现代药学;当代药学
药学,作为关于药物知识和经验的理性成果,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持续发展。
目前,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谱肆虐的新形势下,需要从药学史中,找到通往未来的路径。
1.远古的药物
1.1 时代特征。洪荒时代至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生活简单,茹毛饮血。意识形态领域,各种神学观念主导人们的思想及行为。
1.2 生理条件。人类形体粗陋,体质拙朴,性情粗俗。
1.3 疾病谱系。包括“命病”和“身病”。
1.4 神药现象。用于预防和治疗“命病”的法、物,包括符、咒语、祈祷、法器等。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有许多,其中有些做法还流传、沿用至今。后世,连某些特定的物品和药剂也被赋予神药的含义。
现行各药学流派无不与神药现象有不解之缘:苗药起源于远古神灵时代,受“傩”影响;藏药由药王菩萨——蓝琉璃佛传授,药品需开光;中药的神话色彩也相当浓厚,孙思邈还被塑成药王菩萨供奉;西药同样发端于远古的神秘主义时代……
神药现象标志人类涉药文化的开端。
1.5 药物的产生。治“身病”,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疗疾除痛,这作为药物的源始[1]。八千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始尝百草,始有……药”;“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
五千多年前,人类进入药疗实践阶段,药物知识萌芽。
奴隶社会时期,药物顺着经济、文化、科技前进的步伐日渐丰富。
1.6 学术价值。主要是发现单味药物及其简单功效。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驱虫,柳皮退热[2],水银治疥疮,麻黄定喘,常山抗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海藻治瘿瘤[3],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4]等。
远古药疗的经验和知识是人类药学的前体。
2.古代的药学
2.1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农牧文明时代,手工劳动生产力阶段,人们依存大自然,社会生活初具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口尝身受、取类比象的方法论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5]。
2.2 生理条件。古人类逐渐文明,思维趋于活跃,脑力活动增加,主观世界日益发育。各种朴素唯物的生理学流派盛行。
2.3 疾病谱系。学派不同,表述多样,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的“六淫”疾病谱。
2.4 药学成就。源于自然界,具有药用偏性,能纠正机体的病理偏性,达到治疗目的的物质,称为药物。
在经验的基础上,自觉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为药学观、方法论,建树起系列药学模式。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古代药学模式的多样化。
当时的印度、埃及、希腊、中国等文明古国的药学成就显著。古代文明的重心偏于东方,东方的药学就较为发达。
2.4.1 中药学为古代药学模式的集大成者。原因是:中国地大物博,文明先进,经济雄厚,科学昌明,文化繁荣,社会鼎盛,事业兴旺,学术活跃。
2.4.2 中药学是古代东方乃至世界传统药学的代表性模式。原因为:一 ,中药连续沿袭至今,不仅直接取之于自然界,还进行着种植、圈养、人工合成、生物制剂等开发活动;二, 中药学保持着系统、科学、完整的模式体系,其理、法、方、药、技,成熟完善,且久经实践和时间的考验、证明;三,群众基础坚实,市场份额庞大,受众广泛,影响深远。
2.5 古代医学促成古代药学的成就。
2.6 学科意义。以中药学为代表的古代药学,是人类在以“六淫”为代表的古代疾病谱时代,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药学,是药学史上完备的第一形态。
3.近、现代的药学
3.1 时代特征。资本主义社会、工业文明时代,机械化生产力阶段,人口聚集,劳动密集化,生活城市化。实验兴起,基础学科和应用科技发达。形而上学世界观、方法论主导意识形态[6]。
3.2 生理条件。体质进化,机能发展,情感丰富,个性张扬。实验生理学创立、发展起来。
3.3 疾病谱系。急性传染性疾病谱危害健康、威胁生命。
3.4 药学成就。有生物活性,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7],称为药物。药品具理化特性,一般在物理作用、化学变化中产生效应。
通过实验和临证,用现代基础和专业学科的认知成果作说理工具,自发在形而上学思想理论引导下,创建出现代药学模式。
由于学术交流顺畅,近代以来,药学基本上呈一元化发展态势。
近、现代,西方文明发达,西方药学同时也发达。
3.5 近、现代医学促进近、现代药学的发展。
3.6 学科意义。近、现代药学,为急性传染性疾病谱时代人类的药学模式,是人类药学史上完备的第二形态。
4.药学的两面性
药学是对立面的统一体:一方面,中药学、西药学等为具体的药学模式,它们各有特色,互相区别;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药学,同属于药学学科。世上没有不是药学的具体药学模式,即具体模式表现药学,同时也没有不依赖具体药学模式而抽象、独立地存在着的药学,即药学寓于具体模式[8]。
一方面,中药学、西药学是发展的既成模式;另一方面,它们又仅为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它们要继续发展,药学学科同样还要继续发展。文化成果同其它精神、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历史性的特征。
5.古代与近、现代药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也可表述为东、西方药学或中、西药学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药学史上先、后学科形态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现实中,中、西药学是模式之间的平等关系,基于相同的研究对象和临证目的,实践时,完全可以序贯运用或者二联、三联……多联的组(结、融、耦、揉、螯、整、嵌)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学科史上,即历史轴线上,它们又是前、后关系。
6.当代的药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以慢性非传染性为特征的疾病泛滥,上升成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最大危害。
6.1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物欲横流,精神文明缺位,性解放,社会生活理念、行为不够科学。
6.2 生理基础。当代人具有时代独特的体质特征,身体机能,情感世界,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生存状态及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准。
6.3 疾病谱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谱为当代疾病谱。
6.4 药学的滞后。在应对当代疾病谱的过程中,现有的一切药学模式单用及其随意的排列、组合形式,都没能实现理想。
6.4.1 古代药学的传统性。以中药学为代表的各种民族药学,在当代严峻的现实面前,要么缄默无语、要么避实就虚、要么公开坦陈自已“辅助”、“补充”、“替代”、“可迭择”。
6.4.2 现代药学的传统性。面对当代疾病,现代西方药学的作为依然不尽人意,同属传统药学范畴。
事实上,西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攻而不克,以最典型的癌症为例,既便是再配合其它疗法,其有效生存期,一般也仅几年,个别可达10-20年或更长时间[9],这与消灭疾病的美好愿景差距太远。
西药学、业界公开宣称自已“陷入窘境”,遭遇“绝症”、“世纪瘟疫”、“八大堡垒”。
患者、社会各界对现代西药学没有恭维。公认的客观现实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为当今最主要的致命性疾病”。
6.4.3 模式联合的局限性。除非是已克之病,否则就崭新的当代疾病谱而言,以中、西药联合为代表的一切联合形式同样乏善可陈。
6.4.4 现行药疗的实质。不“中”就“西”,不“西”就“中”,或者“中、西药联合”的所有药疗方案,都属于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等主观主义[10]范畴。
6.4.5 药学滞后的原因。客观方面:当代疾病谱是现有药学模式主导地位的逻辑终结者。在文明进程中,伴随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这是注定要发生的必然现象;主观方面:僵化的药学指导思想,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药学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审视宏观态势,现有药学的滞后,说明药学步入历史的转折关头。
6.5 当代药学。
6.5.1 概念的提出。以新疾病谱为标志,以药学滞后的现代为节点,在时间序列上,人类自然迎来当代药学。
当代药学是药学的形态提升,与以往的一切药学模式应有质的区别。“当代”仅为时间指代,是新药学的逻辑起点,不具备定性作用。“中药现代化”,“中、西药联合”等学术主张既不代表当代药学的发展方向,也并非直接就是当代药学模式。
6.5.2 实践的形态。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药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会活动,为当代药学实践。作为崭新的实践形态,它是统一学、业界思想的基础;廓清各种学术纷争的平台;检验和再检验一切学派真理性的标准[11];当代药物赖以产生的土壤;提炼当代药学观、方法论的源泉;当代药学首要的、基本的立场。
如果离开当代药学实践,没有当代疾病谱的消灭和药物的开发,就根本没有当代药学。
6.5.3 发展的路径。探索中,当代药物开发出来;药疗中,当代药学知识丰富起来;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学业者的概括总结、理性升化,当代药学模式逐步积淀、建树起来,进而实现药学的形态递嬗。
参考文献
[1] 江明性主编.药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2] (同上)
[3] 凌一揆主编.中药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0.
[4] 凌一揆主编.中药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
[5] 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8.
[6] 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9.
[7] 江明性主编.药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8] 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8.
[9]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0;416;439;479;501;637;639.
[10] 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08.
[11] 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02.
(作者单位:四川省井研县竹园中心卫生院 613109)
推荐访问: 药学 一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