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西医结合解读血脂康CCSPS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13 08:20:08 | 浏览次数:

站在国际循证医学高度的中医药研究

最近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东西方医学年会上,中美科学家着重强调了东西方科学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中药血脂康CCSPS研究得到专家很高的评价,根本原因是该研究是我国首项站在国际循证医学(EBM)高度进行的中药研究。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经专家组鉴定认为,经血脂康治疗后显示良好的综合调脂作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了13.2%、20.2%、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5%。血脂康治疗组的冠心病事件较对照组减少45.1%(P<0.000 1),总死亡减少33%(P<0.000 3)其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减少60.8%(P<0.000 1),致死性AMI减少32.2%,冠心病(CHD)猝死减少23.4%,其他冠心病死亡减少43.1%(P=0.029 9),而且血脂康组因肿瘤死亡患者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3 8)。上述结果表明,血脂康调脂治疗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具有显著的临床益处。

安全性是衡量药物优劣的重要指标。CCSPS研究结果显示,血脂康不良反应轻微,很少有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安全性较目前的他汀类更高。

血脂康胶囊中多种他汀外有效成分和调脂外益处

血脂康是由中药红曲制成的胶囊制剂,其中既含有天然复合他汀,也包含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甾醇、大豆异黄酮等多种天然成分。

内皮功能不全、氧化应激(OS)和炎症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血脂康可通过调整一氧化氮/内皮素-1比例,调节血管张力,抗炎、抗血栓及抗脂质过氧化等多个环节来改善内皮功能不全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发挥其抑制AS或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作用。

众多EBM研究已证实,对于冠心病高危患者,特别是ACS患者,应尽早开始他汀类治疗,治疗越早受益越大。近期发生AMI者服用血脂康后不仅冠心病事件、冠心病死亡事件及总死亡事件减少,而且获益时间也明显提前(0.5年对1.5年)。这些效益也很可能与血脂康调脂以外的作用有关。

CCSPS亚组分析还发现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死亡率、总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同时研究也证实血脂康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复发和死亡危险,提示积极服用血脂康将有助于两者有效防治心血管并发症。

系统整理中医药经验,继承发扬红曲功能

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记载了先辈在与疾病斗争中的实践经验,因此中医药研究不可忽视的途径之一是重视古典文献,我们要仔细研究,切勿将其视为糟粕,而抛弃精华。抗疟药青蒿素的成功研发就是最好的例证。

“曲”同麯、麴,是指含有大量能发酵的活性微生物或其他酶类的发酵剂或酶制剂。中药中有以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发酵制成的神曲。至明代又开发了将梗米埋于深坑中发酵,由紫色红曲霉寄生而成为红曲(米),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红曲制成过程作过详细介绍,并认为其性味为“甘、温、无毒”,功用主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以后的中医药学家通过实践摸索,红曲的功用得到很大的拓展,包括“健脾益气、温中”(《饮膳正要》),“活血消食、暖胃、赤白痢下水谷”(《本草衍义补遗》),“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本草备要》),“能走营血以活血,燥胃消食,凡七情六欲之病于气以致血涩者,皆宜佐之”(《本草求原》)。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已认识到:“红曲,消食健脾胃与神曲相同,而活血和伤,唯红曲为能”(《本草经疏》)。中药中的两种曲类作用有很大差异。目前EBM已经证实红曲制剂——血脂康胶囊可纠正血脂异常并防治冠心病。血脂康胶囊通过“健脾益气消痰浊”来治疗血脂异常,通过“入营血、除血瘀、通脉络”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从而充分发挥其“气血双治”的功效。

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对血脂康也还需要不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相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应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一定会有新的成果和新的发展。

血脂免费咨询电话:8008100531

血脂健康网:

推荐访问: 血脂 中西医结合 解读 研究 CCSPS
本文标题:中西医结合解读血脂康CCSPS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13/3101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西医结合解读血脂康CCSPS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