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能力立意”命题原则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3-03 08:05:15 | 浏览次数: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改革将导致高考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改革。近年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考核、选拔人才的指导思想。从这些年的地理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地理技能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也逐渐减少仅凭记忆的题目,而采用以能力立意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必须由传统以知识立意的教学向以能力立意的教学转变。因此,对于中学地理教师来说,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来适应这种转变: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转变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来适应这种转变。

一、对教师“教”的影响

“能力立意”命题和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地理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为目的,即学生运用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三是理解、分析、解释有关地理事物,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因此能力立意对于教师来说,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师在备课、上课等环节均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体现。

1 备课

传统的备课,侧重研究教材所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解释相关概念、定理,了解使用教具和布置作业等等,这种备课重在研究课本知识,强调知识的传授,是以知识立意的备课。在能力立意的要求下,备课就不能停留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了解学生的层面上,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要研究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课堂教学由学科知识的传授升华为学科思想、学科能力、学科方法的传授。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备课时,对于教材的处理应该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后,使学生得以借助通过教材上精选的材料,通过对教材典型案例的主动学习、探究和归纳推理,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样让学生学到的是学科的系统思想而不是系统材料,使他们能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掌握牢固,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自己另选案例或材料让学生来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收集资料,即通过让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检索资料,培养其动手能力、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上,能拓宽教材内容所涉猎的知识体系,并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大胆裁舍教材不合理内容,补充新的资源,置换教材信息,对每一章每一节内容都要有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内容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是联系实际归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城市化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处理,为了把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对学校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调查、数字分析、图表应用等方式来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用学校所在城市来开始调查本身就是一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或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不能就案例来备案例。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表达能力。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不仅要研究本学科知识,还要研究跨学科相关知识的相互渗透,以利于学生完整掌握知识。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到课堂教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知识掌握也较牢固。因此教师要多方收集资料、信息,为学生提供地理学习的有关规律、原理等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2 教学活动

能力立意和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强调规律的探索和原理的应用;学生则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形成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一要将课程标准细化,制定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而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层次性、开放性、可达性和可测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展开教学活动,任何偏离目标的教学活动都是无效的劳动。备课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教材编写思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特点,做好备学生工作,并以此为前提,积极研究、灵活应用新课程、新硬件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多样化、生动活泼的有效学习活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知识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以资源开发为辅的新课程教学设计特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有效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发展及能力内化。二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方式的关系。地理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教师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教师要利用好地理课程资源,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教法的选择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倡导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创新,师生共享学习的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琢磨,明确自己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符合什么层次学生回答,问题量的多少是否适宜,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精心设计启发点,找准时机有效实施:重视运用地理学基本观点指导学生分析、解决学科问题,灵活处理教师精讲与自主、合作开展探究的关系,体现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正确对待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机智应对意外教学事件的发生,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跨越性发展。三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堂的生成来调整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积累、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要从传统的接受式,逐渐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导、促、帮”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收集资料、小论文的撰写等按一定的比例记录在案,汇总为一定分数,加上期末测试成绩来替换

作为学生学期成绩。这样评价方式的改变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决定性作用。

3 练习的设计

练习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教与学情况: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设计练习时,要做到以能力立意编制练习,不能再搞题海战术,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小论文、小制作、开放性题目,如设计实验、编辑报纸、办地理墙报、绘制地图、收集资料、制作地理模型等。同时设计练习时要做到每道题目必须有明确的知识测试范畴和能力层次要求。教师可以布置适量开放性的练习,练习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练习的解答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了第一个章(必修1)人教版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如绘制一幅地图,也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制作一件学具。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能体现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相信对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会起到促进作用。

又如,综合能力是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而综合的结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因此应该加强初中学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设计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相应地设计一些作业。有的学生表述能力差,不能顺利地将地理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那么教师可以设计编辑报纸、撰写小论文这样的练习提供给学生。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可以相应地设计一些如:城市垃圾情况调查及对回收工作的建议、城市水污染调查、城市用地情况调查等。

诚然,练习要重视讲评,讲评要让学生了解该题所考察的知识点、能力要求,讲评学生已达到的能力层次及努力方向。在一定量的解题学习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一题多解能力、解题反思能力、个人经验积累能力。

二、对学生“学”的影响

没有学生的学就没有教师的教,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对于课堂的评价是学生学习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知识点,因而以能力立意对于学生的影响表现为:

1 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能再是死记硬背了,而是要学生主动学习。从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本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一出发点,强调必须改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景,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来学习地理,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也可以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学习地理,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这要求学生要多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来。

学生的学习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能再向以前那样等待教师来“喂”,而是要有质疑的精神,以能力立意的要求下,许多开放性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不能再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思索,去获取答案。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类型的作业练习,不能只关心课本、背熟教材、大量地完成一些教辅练习,搞题海战术,这些方法在新课改下,考试命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的背景下是不适用的。

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大好的机会,部分教师越来越注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而放手主体、帮助和发展主体,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使他们由过去被动接受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相对而言,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有所增强,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少数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设计和组织已进入较为娴熟阶段。有的课堂板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探究思路与知识逻辑的内在统一。

当然对于农村中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存在较大障碍。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农村学生的素质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还会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进程;农村学生的生活空间较狭窄,见识较少,知识储备也较少,在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等方面相对较为薄弱,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农村学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 学习方法的转变

我们所面临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知识急剧扩增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而且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地理学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应该适用新课程的要求,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改变,不能再是以前那种背熟教材,记忆“地名+物产”等方法就可以学好地理了。现以读图分析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为例来说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首先,学生应该学会独立地运用地图这个基本的学习工具。它包括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环境状况;会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会填绘简单的地图,反映地理事实的分布和联系概况。其次,学生应学会阅读和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和统计图,表达一般地理问题。第三,学生要学会阅读和制作简单图表,表述地理知识及其联系。最后,学生还应会运用地理知识的逻辑结构去分析地理事实材料和表述地理课题。如根据地理特征的概念内涵概括或表述地理要素特征;根据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地理成因和影响关系的判断和表述。

总之,地理高考越来越脱离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为基本载体,重在进行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基本的、宏观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成为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因此,“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对于中学地理教学可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影响教师的备课,教学方式、练习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

推荐访问: 立意 命题 则对 能力 影响
本文标题:“能力立意”命题原则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303/2763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能力立意”命题原则对地理教学的影响》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