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12篇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12篇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1
“质保期”顾名思义,就是质量保障的时间,狭义的理解就是保修期。“质保期”概念应用广泛,比如汽车家电、基础设施工程、水电气暖等等。随着人们质量观念的增强,“质保期”概念愈发深入人心。距离全部脱贫、全面小康“交卷”时间,仅有8个月零4天的时间,一方面要全部“过线”,另一方面,要防止返贫回头,这就有必要引入“质保期”概念,强化“质保”意识,扎实做好脱贫工作。
“质保期”从什么时候计算?“建设项目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目前,全国贫困人口尚存“551万”,这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过线”是刚性任务,必须按时间节点,年内全部实现脱贫。这就要求我们以“过线”目标倒逼脱贫任务分解,确保“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全部实现脱贫。再者,今年以来我们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加试”的严峻考验,脱贫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拿出更大努力、更足劲头、更非凡的身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冲锋在前、勇往直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就更需要我们强化“质保期”意识,越是困难越是要干一件成一件,越是要坚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硬杠不掉劲、不降标,实现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成果。
“质保期”有多长,谁说了算?“过线”之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好“四不”政策,并积极做好“回头看”和考核工作。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观念,要通过“质保期”的应用,强化“责任倒追”,以脱贫结果倒逼脱贫过程,以脱贫过程巩固脱贫结果:让已经完成脱贫任务的同志,积极查遗补缺,主动做好备检核验工作,增强全面“回头看”之前的自查自纠主动性、自觉性;让仍在攻坚一线的干部,笃定思绪、坚定情志,确保脱贫人口彻底摆脱“脱贫——返贫”的泥淖,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这个“质保期”有多长?其实我们说了不算,要具体看脱贫群众满意不满意、安心不安心,要看人民群众赞同不赞同、认可不认可。什么叫“以人民为中心”?保证脱贫效果,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有奔头、有劲头,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保障,就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民的现实注脚!
“质保期”落实靠什么实现?有质保期的商品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12315”电话投诉,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当面或网络投诉,还可以借助媒体监督实现,那么脱贫“质保期”落实靠什么?一靠“三项机制”的有效运用,实现千里马脱颖而出,劣马驽马显形露怯。通过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实现“真脱贫脱真贫”。要用好大数据手段,对于脱贫结果记录在案,脱贫“激励奖励”和“责任倒追”有效结合,让扎根黄土、真正在脱贫一线打拼的干部得实惠,实现宝马良驹“配好鞍”;让习惯“作秀”,只为“镀金”的干部露原形,让这部分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二靠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监督到位。一方面要通过类似“12315”便捷平台的设立,让投诉和回访机制有效建立起来,让扶贫干部真正沉下心来抓产业、谋发展、带脱贫,让每一个“过线”的重度贫困群众穷帽子摘下来、幸福生活过起来;另一方面要发挥“回头看”有效抓手,让脱贫群众在“质保期”的保护下,更加安心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我们要围绕总书记思路,落实总书记部署,通过更加扎实有效的脱贫攻坚工作,为更好衔接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夯实基础、铺平道路,让总书记的心放下来,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暖起来!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开展几年,几年来,就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水泥路通村通组,便民路走村串户,风貌打造后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攻坚的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还存在着差距。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要求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共同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奔小康脱贫致富。而部分群众缺是被动接受党和国家政策,不是主动配合乡村干部的引导,创业致富。
二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畸形变化。
三是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耐心等待国家政策扶持,等着天上掉下馅饼,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甚至恬不知耻到政策部门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只向政府索取,自己却不愿意付出,稍不如意怨气冲天,这种人不知感恩,更不满意。
因此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条正道上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党员发挥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帮扶责任人,我们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就应该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去帮扶,而不是为了仅仅为了每月的填表签字按手印,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不浮躁,不虚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建设好的村“两委”班子。就是要加强支部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一把手队伍。要优化结构,坚持在“能人”中选“好人”,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让得力的村“两委”班子配合好政府,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3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在脱贫攻坚路上,党员需要扮演着多种角色,熟练掌握变脸艺术格外重要。做人民群众的领头羊,真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党员要掌握黑色脸谱。黑色脸谱是性格严肃,有猛有智的代表,黑色更是庄严、庄重的颜色,代表人物是包青天包拯。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神圣而庄严的政治责任,要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勇于担当、敢于奉献。脱贫攻坚重在作风,包拯为国为民、一心为公的黑脸形象广为人知,党员干部要把黑色脸谱放在心上、挂在脸上,在工作上要在田间地头晒黑脸,在纪律上要时刻黑着脸,把黑脸形象落在为民上,落在坚定作风上,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做脱贫攻坚的领跑者,真正直面艰难冲破阻难,党员要掌握黄色脸谱。黄色脸谱是勇猛,不惧艰险的代表,代表人物是老当益壮的廉颇。脱贫攻坚路是一条充满着艰难险阻的路,从一开始的精准识别,到后来的精准帮扶,再到最后的精准脱贫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党员干部在这条路上要坚定的走下去,用黄色脸谱面对艰难险阻和内心的妖魔鬼怪,从独木桥走到康庄大道,让勇猛无宴践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党员干部要把黄脸形象落在“四个自信”上,坚定理念与信心,一往无前。
做党和国家的守护者,真正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党员要掌握红色脸谱。红色脸谱是忠诚忠义,心系君民的代表,红色更是中国的颜色,代表人物是武圣关羽。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路上,要时刻牢记党组织的培养,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把入党誓言贯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五星红旗的红色是烈士们鲜血的颜色,是中国红。在脱贫攻坚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员干部是先锋队,是生力军,是带着红色脸谱的战士。在脱贫攻坚路上,对党和人民忠诚的红脸战士,是最可靠的,最强大的力量。党员开部要把红脸形象落在党的建设上,落在为民服务上,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4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5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为今年脱贫工作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各地谨记使命,吹响总攻号角,拉开夺取脱贫胜利的伟大序幕。但是要想赢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作为扶贫领路人的帮扶干部,就必须拥有“三心”,为脱贫攻坚贡献干部力量。
拥有为民服务的真心。脱贫攻坚现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基层各地贫困群众都已“摩拳擦掌”,开始春耕播种或是坐上了务工专列,期待能够在今年用自身的双手早日拔起穷根,真正过上安安稳稳、幸幸福福的小康生活。行百里者半九十,贫困群众虽热情高涨,但脱贫道路仍有不少困难与风险,仅靠贫困群众难以彻底翻越所有“障碍”。这时如果有人能上马,再送他们一程,就能真正实现脱贫。而广大帮扶干部就是贫困群众扶上马的“推动者”,真心便是贫困群众上马的“阶梯”。唯有以真心换信心,才能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克服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告别“指尖扶贫”“数字脱贫”。同时,还能够深入田间地野,用脚力丈量贫困群众离脱贫终点线的距离,通过帮助他们订购务工车票,又或是帮忙拓宽产品销路等实际行动,为他们扫清生活生产的各项障碍,真心为他们解烦忧,谋划出通往脱贫的康庄大道。
拥有善察问题的耐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当下大多数地区已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的任务,但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住房不安全等“硬伤”与“瑕疵”,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这要求帮扶干部同贫困群众一道,及时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不过查找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耐心,不光要能够直击各类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还要能够抽丝剥茧,找到一些潜藏深入的“顽疾”。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群众年龄逐渐增大,有效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务农打工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如果在没有其他政策扶持和经济来源的前提下,这些脱贫户将面临返贫窘境。所以,帮扶干部要当好医生,做好扶贫诊疗工作,才能使得贫困群众脱贫脱得实在、脱得舒心、脱得放心。
拥有接续发展的决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迈向新生活、新奋斗的第一步。之后要接续乡村振兴战略,踏出脱贫致富的第二步。可这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必定充满各种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然而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面对艰难险阻,越要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实现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有发挥勇往直前的决心,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帮扶干部经过脱贫攻坚的洗礼,尤其是青年干部,增长不少阅历,学会了吃苦耐劳,做群众工作。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是帮扶干部树立决心的底气。要拿出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中所积累的各类经验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让发家致富成为农村群众的“代名词”。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6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予脱贫“大考”留下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答好脱贫“答卷”,全国280多万驻村干部们要沉着冷静,认真思考,从“心”出发。
要树立“国家帮扶拉一把,自己也要站起来”的“信心”。扶贫先扶志,“输血”变“造血”。脱贫攻坚开始至今,全国自上而下,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给予贫困地区持续的支持,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诸多政策上的扶持,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至内心感恩党,然而也有部分贫困群众,特别是高原藏区、贫困山区的群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心态发生了变化,信心出现了动摇,多了份担忧,他们担忧脱贫攻坚决胜之后,各项惠民补助取消了,国家的政策没有了,归根结底还是“等靠要”的思想“死灰复燃”。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贫困的信心。因此,驻村干部要沉下去,要走进农户,去宣传好、解释好党的政策,更要走进他们心里,去改变他们传统保守的思想,去鼓励他们自力更生,去帮助他们创新创业,用好国家帮扶政策拉他们一把,树立好他们自己也能站起来的信心,才能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坚定“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换笑颜”的“决心”。贫困因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疾病、惰性思维等原因造成,特别在深度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封建保守,给予驻村干部极大的挑战,有些驻村干部去之前信心满满,到了后举步维艰,心理生理造成双重打击,苦不堪言。因此,驻村干部一定要坚定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换笑颜的决心,因为没有决心就没有动力,就没有扛住压力的“精神支撑”,就不会把身扎根下去,把心留在当地。只有坚定决心,才能盯住摘帽这个目标去努力,才会扎根农村、蹲点调研,真正找出贫困的“病根”,结合实际,制定措施,对症下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根骨头一根骨头去啃掉。只有坚定决心,才能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结合先进发展理念,针对产业特点,群众技能特长,走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之路,带领腰包“鼓起来”,喜笑颜开来。
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恒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驻村不能因为脱贫摘帽了,就“大功告成”,思想松懈,贫困群众幸福生活才是奋斗的最终目标。因此,驻村干部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继续围绕巩固脱贫成果,为提升群众“造血”能力,实施乡村振兴而努力。驻村干部都是下派干部,“服务期”满就要离去,贫困村要想持续有效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人才保障。驻村干部要在驻村期间,培养一批本地年轻后备干部,发掘一批“乡土人才”,吸引一批返乡“技术人才”,带领好村两委班子,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集中学习培训、鼓励带头发展产业等方式,开拓眼界、转变思想、提升能力,为本村发展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队伍”。还要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打造支柱产业,加大群众适用技术培训,鼓励群众创新创业,培育一批种养殖示范大户,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实,才能真正巩固好脱贫成果,让贫困村走上一条可持续且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生活更加美好。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7
“质保期”顾名思义,就是质量保障的时间,狭义的理解就是保修期。“质保期”概念应用广泛,比如汽车家电、基础设施工程、水电气暖等等。随着人们质量观念的增强,“质保期”概念愈发深入人心。距离全部脱贫、全面小康“交卷”时间,仅有8个月零4天的时间,一方面要全部“过线”,另一方面,要防止返贫回头,这就有必要引入“质保期”概念,强化“质保”意识,扎实做好脱贫工作。
“质保期”从什么时候计算?“建设项目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目前,全国贫困人口尚存“551万”,这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过线”是刚性任务,必须按时间节点,年内全部实现脱贫。这就要求我们以“过线”目标倒逼脱贫任务分解,确保“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全部实现脱贫。再者,今年以来我们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加试”的严峻考验,脱贫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拿出更大努力、更足劲头、更非凡的身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冲锋在前、勇往直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就更需要我们强化“质保期”意识,越是困难越是要干一件成一件,越是要坚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硬杠不掉劲、不降标,实现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成果。
“质保期”有多长,谁说了算?“过线”之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好“四不”政策,并积极做好“回头看”和考核工作。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观念,要通过“质保期”的应用,强化“责任倒追”,以脱贫结果倒逼脱贫过程,以脱贫过程巩固脱贫结果:让已经完成脱贫任务的同志,积极查遗补缺,主动做好备检核验工作,增强全面“回头看”之前的自查自纠主动性、自觉性;让仍在攻坚一线的干部,笃定思绪、坚定情志,确保脱贫人口彻底摆脱“脱贫——返贫”的泥淖,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这个“质保期”有多长?其实我们说了不算,要具体看脱贫群众满意不满意、安心不安心,要看人民群众赞同不赞同、认可不认可。什么叫“以人民为中心”?保证脱贫效果,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有奔头、有劲头,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保障,就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民的现实注脚!
“质保期”落实靠什么实现?有质保期的商品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12315”电话投诉,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当面或网络投诉,还可以借助媒体监督实现,那么脱贫“质保期”落实靠什么?一靠“三项机制”的有效运用,实现千里马脱颖而出,劣马驽马显形露怯。通过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实现“真脱贫脱真贫”。要用好大数据手段,对于脱贫结果记录在案,脱贫“激励奖励”和“责任倒追”有效结合,让扎根黄土、真正在脱贫一线打拼的干部得实惠,实现宝马良驹“配好鞍”;让习惯“作秀”,只为“镀金”的干部露原形,让这部分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二靠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监督到位。一方面要通过类似“12315”便捷平台的设立,让投诉和回访机制有效建立起来,让扶贫干部真正沉下心来抓产业、谋发展、带脱贫,让每一个“过线”的重度贫困群众穷帽子摘下来、幸福生活过起来;另一方面要发挥“回头看”有效抓手,让脱贫群众在“质保期”的保护下,更加安心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我们要围绕总书记思路,落实总书记部署,通过更加扎实有效的脱贫攻坚工作,为更好衔接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夯实基础、铺平道路,让总书记的心放下来,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暖起来!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8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为今年脱贫工作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各地谨记使命,吹响总攻号角,拉开夺取脱贫胜利的伟大序幕。但是要想赢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作为扶贫领路人的帮扶干部,就必须拥有“三心”,为脱贫攻坚贡献干部力量。
拥有为民服务的真心。脱贫攻坚现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基层各地贫困群众都已“摩拳擦掌”,开始春耕播种或是坐上了务工专列,期待能够在今年用自身的双手早日拔起穷根,真正过上安安稳稳、幸幸福福的小康生活。行百里者半九十,贫困群众虽热情高涨,但脱贫道路仍有不少困难与风险,仅靠贫困群众难以彻底翻越所有“障碍”。这时如果有人能上马,再送他们一程,就能真正实现脱贫。而广大帮扶干部就是贫困群众扶上马的“推动者”,真心便是贫困群众上马的“阶梯”。唯有以真心换信心,才能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克服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告别“指尖扶贫”“数字脱贫”。同时,还能够深入田间地野,用脚力丈量贫困群众离脱贫终点线的距离,通过帮助他们订购务工车票,又或是帮忙拓宽产品销路等实际行动,为他们扫清生活生产的各项障碍,真心为他们解烦忧,谋划出通往脱贫的康庄大道。
拥有善察问题的耐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当下大多数地区已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的任务,但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住房不安全等“硬伤”与“瑕疵”,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这要求帮扶干部同贫困群众一道,及时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不过查找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耐心,不光要能够直击各类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还要能够抽丝剥茧,找到一些潜藏深入的“顽疾”。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群众年龄逐渐增大,有效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务农打工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如果在没有其他政策扶持和经济来源的前提下,这些脱贫户将面临返贫窘境。所以,帮扶干部要当好医生,做好扶贫诊疗工作,才能使得贫困群众脱贫脱得实在、脱得舒心、脱得放心。
拥有接续发展的决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迈向新生活、新奋斗的第一步。之后要接续乡村振兴战略,踏出脱贫致富的第二步。可这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必定充满各种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然而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面对艰难险阻,越要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实现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有发挥勇往直前的决心,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帮扶干部经过脱贫攻坚的洗礼,尤其是青年干部,增长不少阅历,学会了吃苦耐劳,做群众工作。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是帮扶干部树立决心的底气。要拿出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中所积累的各类经验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让发家致富成为农村群众的“代名词”。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9
贫困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党在团结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依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特别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措施,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千方百计造福贫困群众,注重培育造血功能,广大贫困群众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安于现状,不破罐破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挑起了农村党建的大梁。今年7月,_县共从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63名干部奔赴到贫困村、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任期为1年。半年来,第一书记们肩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践行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身居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村情想法子,发展产业出点子,依靠单位铺路子,办成实事收面子,打破一潭死水,激活一江春水,赢得群众口碑。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他们拥有专业技术知识,懂电脑,会经营,有干劲,向老同志学习做好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弥补了农村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空白,缓解了村级后备干部短缺困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综治信访等农村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给贫困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省州县等蹲点单位有资金、有项目、有能力从外部拯救孤立无援的贫困村,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一村一品。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10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予脱贫“大考”留下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答好脱贫“答卷”,全国280多万驻村干部们要沉着冷静,认真思考,从“心”出发。
要树立“国家帮扶拉一把,自己也要站起来”的“信心”。扶贫先扶志,“输血”变“造血”。脱贫攻坚开始至今,全国自上而下,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给予贫困地区持续的支持,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诸多政策上的扶持,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至内心感恩党,然而也有部分贫困群众,特别是高原藏区、贫困山区的群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心态发生了变化,信心出现了动摇,多了份担忧,他们担忧脱贫攻坚决胜之后,各项惠民补助取消了,国家的政策没有了,归根结底还是“等靠要”的思想“死灰复燃”。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贫困的信心。因此,驻村干部要沉下去,要走进农户,去宣传好、解释好党的政策,更要走进他们心里,去改变他们传统保守的思想,去鼓励他们自力更生,去帮助他们创新创业,用好国家帮扶政策拉他们一把,树立好他们自己也能站起来的信心,才能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坚定“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换笑颜”的“决心”。贫困因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疾病、惰性思维等原因造成,特别在深度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封建保守,给予驻村干部极大的挑战,有些驻村干部去之前信心满满,到了后举步维艰,心理生理造成双重打击,苦不堪言。因此,驻村干部一定要坚定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换笑颜的决心,因为没有决心就没有动力,就没有扛住压力的“精神支撑”,就不会把身扎根下去,把心留在当地。只有坚定决心,才能盯住摘帽这个目标去努力,才会扎根农村、蹲点调研,真正找出贫困的“病根”,结合实际,制定措施,对症下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根骨头一根骨头去啃掉。只有坚定决心,才能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结合先进发展理念,针对产业特点,群众技能特长,走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之路,带领腰包“鼓起来”,喜笑颜开来。
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恒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驻村不能因为脱贫摘帽了,就“大功告成”,思想松懈,贫困群众幸福生活才是奋斗的最终目标。因此,驻村干部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继续围绕巩固脱贫成果,为提升群众“造血”能力,实施乡村振兴而努力。驻村干部都是下派干部,“服务期”满就要离去,贫困村要想持续有效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人才保障。驻村干部要在驻村期间,培养一批本地年轻后备干部,发掘一批“乡土人才”,吸引一批返乡“技术人才”,带领好村两委班子,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集中学习培训、鼓励带头发展产业等方式,开拓眼界、转变思想、提升能力,为本村发展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队伍”。还要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打造支柱产业,加大群众适用技术培训,鼓励群众创新创业,培育一批种养殖示范大户,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实,才能真正巩固好脱贫成果,让贫困村走上一条可持续且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生活更加美好。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11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可见,一个“勤”字,对于幸福和成功的作用无比之大。常言道,一勤天下无难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而言,决战脱贫攻坚,也贵在一个“勤”字,“勤”则脱贫攻坚无难事,全面小康梦也指日可待!
“勤”贵在永葆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这也正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凭着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甘做无私奉献者、誓做惊天动地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结果。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近5个多月,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虽然同过去相比贫困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击鼓催征,军令如山。”对于新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对待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态度,决定着党的伟大事业成就的高度。有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为党尽责、为国尽忠、为民造福的决心恒心,方能在新征程上方向正、动力足、步子稳,即使身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干出非凡业绩。
“勤”重在具备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可见,要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是万万不行的。古人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没有本领就干不成事,没有过硬本领就成不了伟业。“勤”,决不是蛮干瞎干胡乱干就行,而应该是实干巧干创新干,瞄准目标任务、奋力去攀登高峰,这样才能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书写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彩华章。特别是新时代的今天,置身知识大爆炸的海洋中,相关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相关技术的更新也越来越快,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些“硬骨头”,只有在“勤”中不断创新实干、在不断创新实干中做到“勤”,才能更精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勤”要在涵养甘于奉献的“持久耐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即便是已经脱贫摘帽,也还得继续巩固好脱贫成效,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古人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做文章尚需有这般定力,干事业更须持久耐力。世上通往成功之路,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股甘于奉献的拼劲、闯劲和韧劲,就无法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上趟出一条新路子、干出一番新伟业。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勤”,也意味着要为了党的伟大事业的成功,自觉正心明道、行稳致远,耐得住熬煎、受得了磨难、经得住考验,甘坐“冷板凳”而不叫苦,愿吃“冷饭菜”不言寒。如此这般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奋斗以成、建功立业。
伟大时代,需要“勤”则脱贫攻坚无难事的“脊梁”;伟大事业,需要“勤”则脱贫攻坚无难事的“战士”。“勤”则脱贫攻坚无难事者越多,党的伟大事业发展就大有希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勤”,既应成为当前决战决胜的不二选择,更应成为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自觉与“勤”相伴、坚定与“勤”同行!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篇12
近日,陈希部长于中央组织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冲在一线、英勇奋斗,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瞄准“一线”,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领导干部“领战”一线,明确“谁帮扶”。“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实践证明,凡是领导干部作用发挥好的地方,脱贫攻坚任务就能顺利推进。要把扶贫脱贫责任压细压实到每个干部身上,立足脱贫致富工作需要,科学谋划、精准对接,促使领导干部将脱贫攻坚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将脱贫攻坚成效作为年度考核、工作实绩考核及党建述职评议等重要内容,通过从严考核,倒逼真抓实干,推动领导干部真正下沉基层、领战一线、战斗前沿。各级组织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相关要求,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关爱、帮扶干部,培养、锻炼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心甘情愿、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脱贫一线工作中去。
基层组织“会战”一线,锁定“帮扶谁”。“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可以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帮扶机制,对村党组织开展再调查再排查,精准识别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精确鉴别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选优配强”“严管厚爱”帮助其“应改尽改”,推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各级组织部门要落细落实鼓励引导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流动相关政策,千方百计拴心留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针对思维固化、思想保守的贫困群众,要多宣传、多动员、多谈心,使其逐渐转变思想,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主动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
广大党员“奋战”一线,确保“扶得好”。千万重担众人挑,脱贫攻坚没有旁观者、局外人。村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农村党员要责无旁贷,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党群共富。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落实脱贫政策,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至少享受一项扶贫政策,把扶贫脱贫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要积极探索闯新路,不断创新扶贫脱贫的工作机制,注重发展主导产业,着力建设扶贫基地,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用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广大党员要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这一“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多管齐下巩固脱贫成果,解民困、消民忧,确保脱贫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推荐访问: 脱贫 心得体会 党建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培训心得体会 党建助力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心得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工作汇报 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 抓党建 促脱贫 保小康 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的内容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心得体会12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党员干部家属助廉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全文)
- 2区委书记在全区维稳暨信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讲话提纲(范文推荐)
- 3局模范机关创建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 42024年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高校)(完整文档)
- 5微党课:干净干事守底线全心全意护健康
- 62024年度党员第一季度思想情况汇报(全文)
- 7研讨发言:为医学科技创新注入“源动力”(党委书记,主任)(全文完整)
- 82024年在“打赢抗疫攻坚战、人大代表在行动”捐赠活动上讲话(全文)
- 9在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2024年)
- 102024年度在X街道固定联系代表座谈会上讲话
- 112024年镇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
- 12县委书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上讲话【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