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唱歌 ,郊游》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14 11:21:56 | 浏览次数:

《郊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歌曲教学和即兴创编,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2、难点:教师为音乐创编表演营造气氛,并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大家想不想去郊外看看啊?(想)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出示:展示春天的图片并播放音乐《郊游》 师:请大家起立,乘上音乐车出发吧!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朋友们手拉手去郊游。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春天真是太美丽了,这儿老师把它总结成了一首歌谣,大家来一起看一看! 出示歌词。

请几位小朋友来朗读一遍,大家仔细聆听并做出评价。

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出示“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节奏,老师领读。

刚刚我们用图画的形式、语言的形式,感受到春天带给人的快乐,同学们想不想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呢? 二、教唱歌曲 1、播放歌曲《郊游》。

同学们真的很棒,已经能合着音乐演唱这首歌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有把握,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好朋友。

2、学习乐谱:
出示乐谱,认识小节线、小节和终止线;

(一句带过:乐谱中竖直的细线,就是小节线;
而两条小节线之间,就是小节;
歌曲曲谱最后的一粗一细的双纵线就是终止线。) 师:你们数一数,乐谱中一共有几个小节线。

3、介绍歌曲:
师:《郊游》这首歌曲是台湾童谣,2/4拍,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两拍) 同学们仔细观察全曲一共有几句?第几句和第几句相同? 生:3句,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同。

4、学习歌曲:
师用口风琴演奏,同学们跟着试唱。

4、难点教唱:
师:这个乐句中的“飘”字和“柔”字比较难唱,一个字唱了好几个音,大家来试试把这个音的旋律画一画,(指导生做手势),并练习唱。

师:“ 悠”大家注意一下,老师唱了几拍?(4拍)。

4、第二遍教唱。

歌曲处理;
大家想一想, 第一句和第三句描写的是去时郊游时快乐的情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唱呢?大家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轻快,高兴),来试一试;
第二句呢?描写的是春天美丽的风景,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呢?(舒缓,优美)试一试。

三、歌曲表演 郊外的景色这么美,光唱歌怎么能体现我们的心情呢?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分小组创编舞蹈。

学生上台表演。

四、欣赏乐曲《春天在哪里》 五、结束部分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同学们能用一句话说说郊游时的发现吗?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让我们珍惜眼前这美好的时光,祝愿同学们都像春天的竹笋一样天天向上。同学再见! 教学反思 《郊游》是一首台湾儿歌,旋律亲切活泼、朗朗上口,歌曲描写的是儿 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

1、我在设置教学情景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并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

2、低年级的儿童起点较低,不识歌谱,音准欠佳,所以我采用教唱法让孩子们学习歌曲。

3、《郊游》歌曲中的第一、三乐段和第二乐段演唱情绪是不同的,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欢快的地方要以弹性的声音唱,抒情的地方用柔和 的声音连贯地唱。

4、在歌曲编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积极性很高。因为时间关系,使得互动不过瘾。我觉得在细节问题上要注意,教学语言要有激励性,要加强课堂的灵活性。

《郊游》说课稿 今天我以人教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一单元《郊游》一课内容为大家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台湾童谣。歌曲2/4拍,全曲分三个乐句,第一、三乐句节奏比较紧凑,生动地描述了小朋友郊游的欣喜之情。第二句节奏比较舒展,表现了美丽的大自然景色。本首歌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易于二年级学生演唱。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

2、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和感悟音乐的内容。

难点:一字多音的音准问题。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准备:图片、口风琴、音乐播放器、打击乐器。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将精心组织开放而有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想象法、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图片,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歌曲教学中,我还注重透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全面发展。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唱歌曲、体会情趣---能力拓展、即兴创编---德育渗透、自制乐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美丽的郊外景色,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趣 1、聆听歌曲、体验感受。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受,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图片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

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学习歌曲,难点教唱 首先对学生的哼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然后,带领学生节奏游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歌曲节奏;
接着随琴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即一字多音的音准问题。

难点学习:
我利用图片,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节奏展示给学生,通过做听辨游戏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反复教唱和画旋律线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

3、歌曲处理:教师设疑:“大家想一想,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呢?”学生通过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并且由教师找出一两名学生进行示范唱,加深情感体验。

4、完整地歌唱全曲 设计这一环节,我有两个目的:
(1)歌曲学习的总结。完整的、准确的演唱歌曲,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2)创编表演做过渡。

(三)音乐活动 即兴创编 本环节,我运用播放音乐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鼓励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即兴的创编表演。教师应做好组织工作,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使活动愉快、有序的进行。

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游戏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四)德育渗透 自制乐器 在歌曲中注重教材的引申,对学生进行德育、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是我从教以来一直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并顺势引导学生利用‘郊游’活动中用过的饮料瓶、易拉罐来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既巩固了歌曲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将课堂推向高潮。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简单设计,非常愿意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更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 郊游 下册 二年级 教学设计 人教版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唱歌 ,郊游》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1/1114/26790.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唱歌 ,郊游》教学设计] 》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