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调研报告范文【2020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31 16:27:53 | 浏览次数:

2020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X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全国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内外融合、开放发展,加快建设“开放X”的步伐,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一、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定位及政策   (一)我市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国家层面,X是国家级X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省级层面,X被明确为“X开放合作试验区”,省级有色金属进口交易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金铜冶炼加工基地(简称“两平台一基地”)。

  (二)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支撑 省级层面,争取省委省政府赋予X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X”条、全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市; 市本级层面,我市成立了X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开放型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X年X月出台了《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外经合作考核指标列入了每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签定《发展外向型经济目标管理责任状》 。

年初定任务、定目标,年底进行全面考核,每年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开放承接配套政策,同时市财政每年还安排X万元承接产业转移专项扶持资金。

  二、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X年,我市开放型经济总体较好。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X个,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增长X%。

新批内资项目X个,实际到位内资X.X亿元,增长X.X%。对外贸易有所放缓,实现进出口总额X.X亿美元,下降X.X%。但与发达地区相比问题和差距依然明显。

一是政策优势效果不佳。

近年来,我市争取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但对比周边城市,政策虹吸效果不佳,X市、X市直接享受省X-X年财政统筹安排支持X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X亿元扶持资金,X市、X市还分别由X市、X市对口帮扶,建设了X(X)产业转移工业园、X(X)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对口帮扶工业园,“拦截”了大部分转移企业。

X建有X(深圳)工业园,市财政每年安排开放型专项扶持资金X亿元以上。XX市叠加原中央苏区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双重政策优势,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企业减按X%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二是转型发展步伐不快。

“十二五”期间,我市开放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内资总量、外贸总量均居全省第二位,加工贸易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加工贸易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X.X%,接近沿海地区水平。

但我市大企业、大项目不多,战略新型产业项目较少,缺乏像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这样具有带动效应的大产业。对外贸易结构不优,对外贸易产品中有色金属比重达X%以上,加工贸易中贵金属加工比重达X%以上,电子、机械装备制造出口比重不到X%。

三是配套服务功能不强。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开放性平台建设,完善了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等开放平台,铁路口岸开放、铁海联运开通,申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X铁路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

深化了以“两集中、两到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了“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改“前置审批”为“后续监管”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配套服务不断完善 。

但是还存在着人员出境审批,金融支持政策等审批手续复杂、时间长,导致一些项目贻误最佳投资时间;未建立起有效的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存在着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机构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三、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X作为X内陆开放型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必须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的姿态扩大内外开放,以新的视角综合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创新开放模式,拓展开放领域,集成开放优势。

  (一)建设好“三大平台”,夯实发展基础。

结合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突出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平台、通关平台、物流平台的功能,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提质通关平台。

争取X海关驻X办事处升格为X海关,加快将X融入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积极对接广东陆路跨境快速通关、闽赣湘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行“一地注册、多地报关”等一体化通关便捷措施,全力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作业。将我市纳入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实行“一次通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通关效率。

支持X省外贸综合服务体企业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口个人物品服务系统、海外商品线下展示中心、中港直通车集货中心、冷链物流服务及快速通关系统等平台建设,推进X个人物品为主的快件业务向跨境电子商务转型,加快融入粤港澳快速跨境通关体系。

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进一步落实出口退税政策。

二是提升口岸平台。

以建设完善“无水港”为核心,整合提升现有口岸资源,拓展口岸功能,规划建设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区域的口岸经济区。力争X公路口岸列入“十三五”国家口岸开放规划,挤入国家一类口岸行列。重点建设X口岸国际物流中心、X铁路口岸配套功能设施、X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往来港澳公路跨境快速通关、X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项目和发展铁海联运。

推进铁路口岸监管场所信息化联网管理,打造“湘域通”监管作业平台,实现监管场所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完善跨关区转关监管协作机制,畅通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实现多式联运货物互联互通、自由转换和快速衔接。

积极支持X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开办个人物品清关业务,试行国际快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争取申报设立X进境水果、肉类、药品指定口岸和高铁X客运口岸(国际旅客上落点)。争取上海、前海自贸区政策首先在X出口加工区复制和运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在我市的发展;进一步提升X口岸对湘南三市的辐射作用,把X打造成我省对接粤港澳、迈向国际的桥头堡和一类口岸城市。

三是做优园区平台。

坚持规划引领,精心谋划,做优做实园区平台,合理布局园区功能,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把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发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园区的主要任务是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和要素,集中力量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每年引进一批产业项目,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鼓励以“园中园”、“飞地经济”等模式推动资源跨区域整合发展。鼓励我市园区与沿海地区园区结对发展。推动园区“三规合一”、“三区合一”,科学布局园区产业、管理、商业、居住等区域,完善园区教育、医疗、文化、商业、体育等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园区财政支持力度,盘活园区存量土地,保障园区用地供应。继续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抢抓创业创新园区发展“X”工程机遇,加快推进我市园区“X”工作计划。积极争取X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推动X经开区、资兴经开区等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为国家级经开区或高新区。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行园区法人资格制度,大力简政放权,赋予省级产业园区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完善园区目标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

  (二)对接好“三大发展战略”,合理科学定位。

“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发挥X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推动我市向南深度融入珠三角地区发展,向北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向东对接海西经济区,向西连接北部湾城市群,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一是重视向南开放战略。

目前,珠三角的经济总量与全世界排第十五位的国家大体相当,我省与珠三角经济圈毗邻,经济发展历来与珠三角联系紧密,接受辐射带动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资料显示,长期以来X内联引资的X%以上来自珠三角,同时,珠三角也是我省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要充分发挥X比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广东自贸区和“X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快推进“X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两省高层对接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两省协商和沟通机制,务实推进基础设施、生态、旅游、劳务、园区、边界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二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积极对接省“一带一路”装备产能出海、对外贸易提升、引资引技升级、基础设施联通、合作平台构筑、人文交流拓展六大行动,形成全方位对接新格局,打造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

目前,X铁路口岸(铁海联运);X市交通综合物流和信息平台项目(项目用地面积X亩,设计货物到发量X万吨,其中外贸X万吨,集装箱X万标箱)已列入X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优先推进的重大开发平台项目。

三是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提升“引进来”水平。突出优势产业和问题导向,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鼓励外资企业来郴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引导我市产业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用足用好国家外贸出口包括加工贸易的支持政策及措施,支持X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支持X等电子信息企业积极争取海外订单,支持X等农业品牌及特色农产品打入海外市场。

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支持X等有实力的企业及个人配置海外资产、资源,开展投资合作,支持郴建集团等有资质、有经验的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三)用足用好政策,强化政策支撑。

一方面,积极争取相关政策。争取省委、省政府将X列为“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重要一极,研究出台支持X打造全省发展新增长极的政策措施。

从开放型经济、统筹城乡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住国家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的机遇,发挥X比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广东自贸区和“ X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力支持X打造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之一。

一方面,落实好现有政策。全面落实中省加快推进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政策,抢抓新一轮改革开放、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机遇,推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创优服务环境,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办制、限时审批制、服务承诺制。

提高审批效能。加大对湘政办发〔X〕X号文件等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出台具体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创造政策更优、办事效率优于周边的环境。

推荐访问: 开放型 调研报告 经济发展 加快 情况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范文【2020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1/1031/16622.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调研报告范文【2020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