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篇二 农村土地流转

发布时间:2021-10-27 11:41:38 | 浏览次数: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篇二)    为了促进我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在分管主任带领下,从6月份开始,到10月中旬结束,陆续对歙县、休宁县、黄山区、徽州区、黟县进行调研,对屯溪区、祁门县进行书面调研,实地察看土地流转各类经营大户20多个。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三农”工作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领导,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形式,不断完善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9月份,全市耕地和园地流转面积新增6.3万亩,达到18.8万亩(其中,耕地14.1万亩,园地4.7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13.9%,并呈加速流转的趋势。预计到年底,全市新增流转面积8万亩,达到20.5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135万亩的15.2%。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商,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推动了城镇化进程。据公安部门统计,**年以来,连续三年,我市内外务工经商人员稳定在58.9万人左右,其中外出务工经商31.8万人,市内务工经商27.1万人,并有进一步增加趋势。

   (二)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民外出就业,推进了土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全市10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6.3万亩(其中,100-200亩的成片地块面积累积为2.2万亩,200-500亩的2.2万亩,500亩以上的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5.3%,今年新增的流转面积中有45%在100亩以上。

   (三)培育了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带动了一批规模型产业基地建设。从以种植粮油为主,逐步扩大到果蔬、茶叶、苗木、养殖业、毛竹、油茶、药业等特色产业。今年新增流转的6.3万亩中,用于种植茶叶、果蔬、苗木达到4.2万亩,占68%。目前,仅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各类特色基地5.98万亩。

   (四)催生了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为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全市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的面积12.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67%,其中,大户面积8.1万亩;
合作社2.4万亩;
龙头企业2.4万亩,其他5.9万亩。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土地流转的新生力量,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8万亩。到9月底,我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达212家;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0家,已发展到1340家,新增家庭农场109家,达到247家。

   (五)利用了闲置土地。由于种粮成本逐年提高,加之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土地闲置甚至抛荒现象日益严重。实行土地流转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祁门县安凌镇的种粮大户就是靠流转农民闲置土地而形成规模的;
休宁县溪口镇粮油大户流转了300多亩山坞田种经济作物;
黟县柯村乡东坑村集体流转近百亩抛荒地种黄蜀葵,效果比较好,既解决了土地抛荒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六)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了农民的多元化增收,包括土地流转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围绕经营主体的服务收入等,也带动了一些农民致富。调查了解,我市土地流转费用一般每亩在500—800斤稻谷不等,粗略估计,仅土地流转费收入就达1亿多元。

   二、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土地流转率不高,还处在自发阶段。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流转积极性不高是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从流出方层面上看。一是收益的微利性,“不愿”流转土地。我市地处山区,农户可流转的土地面积少,流转土地收益不多,加之近年来土地各项补助不断增加,农户对土地流转抱无所谓态度。二是流转的风险性,“不肯”流转土地。部分涉农企业没有与农民建立稳固的利益连结机制,一些农户担心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或经营效益不好,业主中途退出,留下土地难以复耕的后遗症。三是土地的依赖性,“不敢”流转土地。目前,农村的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健全之中,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不高,尤其是50-6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不稳定,在阶段性失业时,种地谋生仍是他们的首选,对于土地流转存在后顾之忧。从流入方层面来看。一怕保守,特别是连片开发时,怕部分农民不愿意或给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不敢大手笔规划;
二怕不稳,与投资回收期相比,租赁期限相对较短,投资回报率不高,不敢大胆投入;
三怕风险。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土地产出效益不高,不敢大规模开发。

   (二)承包土地规模小而散是制约土地流转的客观因素。我市耕地少,农户普遍平均分地,导致农户承包土地普遍存在着“插花”现象。农户既有水田、早地、山坡地搭配,也有地力好的和地力差的搭配,农户与农户之间零星穿插。这种小而散的“插花地”不仅给农户的耕作带来不便,最突出的是土地产出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农户不愿意种而抛荒,种植大户又不便于连片经营,给土地有效流转造成阻碍。

   (三)服务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一是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市大部分乡镇基本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但受人员和经费等因素制约,对土地承包合同的备案、变更及纠纷调解、仲裁等管理服务难以保证。二是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缺乏中介服务组织,土地流转的供求、价格等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导致流出难和流入难等问题并存。三是土地流转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耕地要素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对土地资源的评估没建立统一执行的标准和办法,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等体系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无法为耕地流转提供必要的服务。

   三、关于推进我市土地流转的建议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特别是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搞好我市土地流转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引导。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一些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推进土地流转。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各级政府要加大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把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宣传到位,消除思想上、认识上的误区,营造良好氛围,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三是加强规划引导。在保证土地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依据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区域农村土地流转总体规划,引导农民集中土地积极发展生态、优质、高效农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防止盲目流转,盲目生产。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明晰和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推进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也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确权登记工作。黟县和其它区县试点的乡镇、村年底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年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范围, **年底全面完成我市确权登记颁证。

   (三)大力培育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多种规模经营主体,鼓励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土地流转,让他们成为土地流转的有效需求主体。加快出台相关奖补激励政策步伐,加大对经营主体的奖补力度,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刺激农业经营者扩大经营规模,吸引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发展规模经营,以增加对流转土地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土地快速流转。

   (四)切实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政策。尽快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和规范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使土地流转按相应原则和程序要求进行,确保土地流转更加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关系确定后,积极引导流转双方签订合法的、书面的、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内容,并经有关部门签证。三是规范土地流转监管。结合现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加大对流转的土地按“身份证”的方式进行登记建档和跟踪监管,确保土地流转规范和正常使用。四是坚决纠正和查处土地流转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尤其是对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和在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事)件,做到及时查办,严肃处理。

   (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和政策、流转操作程序等为内容的学习培训等,形成较为完备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为土地流转提供周到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及时将服务平台提供的流转信息地块,编制成土地流转项目,在交易平台挂牌招标,逐步形成运作顺畅、信息齐全、具有市场定价功能、全市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三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进入土地流转市场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经营能力,要进行必要的资信评估,防范业主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无法履约给农户带来风险。同时帮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内部管理运行制度和利益链接机制,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建立农业生产风险防范机制。四是建立金融信贷支持机制。鼓励引导金融部门把家庭农场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建议市政府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协调,每年筛选一批运转正常、效益较好、信誉较高的规模经营主体开展授信贷款试点,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允许其以联保等形式办理贷款手续。五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推荐访问: 流转 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 情况
本文标题: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篇二 农村土地流转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xindetihui/2021/1027/1491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篇二 农村土地流转》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