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环保思想挖掘与环保教育
摘要:中国从古代起就有着丰厚的环保意识和悠久的环保实践,有许多积极成分应当继承,与此同时,破坏环境的行为也层出不穷,后果严重。这样的教训,应当为我们所警惕。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由此,充分发掘中国历史上的环保思想,历史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训;环保思想;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45-03
环境保护,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环保教育中,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这五个关联目标,除培养技能不是历史学科直接的任务外,对于其它四个目标的落实,历史学科都负有不可推脱的教学任务。
一、环保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促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掠夺性利用愈演愈烈,及至20世纪后半期,严峻的生态危机已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西方国家通过占有世界资源先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可以说,西方的崛起是建立在全世界,特别是东方贫穷国家负担成本的基础上的。如今,西方国家以不足世界14%的人口,消耗着全球80%的能源。跨国企业将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西方环境良好的城市,而将高耗能、重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通过一系列国际组织以及衍生出来的法律、条约、协议,控制了全球市场。当世界粮食大量投放于发达国家喂养畜禽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只能使更多森林草原沦为耕地,更多江河被截流灌溉,导致更多的土地荒漠化。即便一时可以依靠资源和廉价劳力优势,使GDP骤增,引起世界瞩目,但马上就因其能源环境影响而受到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规则的打压。
中国的环境污染是较严重的,在化学耗氧量(水污染)、二氧化硫、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几项上,中国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和沙尘暴飘到了亚洲邻国,在跨界河流的污染及开发、跨境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中国的能源显然是不够用的。2004年,中国2/3的省市拉闸限电;虽煤矿疯狂采掘以致事故频发,煤炭仍供不应求;石油2010年以后70%以上依赖进口。但是,中国又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国家发改委1998年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5~8倍、4~10倍和10~30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子孙后代能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宣言》与《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探讨的范畴推向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
我国于1994年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同年,国务院又发出通知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到本世纪末以及下一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相应对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996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二、我国历史上的环保思想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奉行“天人合一”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由此,我们似乎有必要检视一下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思想资源。
中国上古时代的《诗经》指出:山川乃资源的产处,要与百神一同祭祀。
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66~前771年)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00年~前221年)对保护生物资源有了明确的规定,范围相当广泛,并始终同经济发展相联系。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是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实施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他认为,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家领导人(原话是:“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王”)。
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0年~公元220年)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对古代生物资源保护政策作了最完善的论述。他指出:禁止砍伐生长的树木,不能捣毁鸟巢,不能捕杀怀孕孵卵的动物,特别要保护好幼小的麋和鹿等。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把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二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管理范围超过了先秦时期。
宋代(公元960~1279年)注重了对生物资源的立法保护。从宋代起,人们对围湖造田导致蓄泄两误,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说明当时的有识之士对环境问题的敏感。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对山林川泽的保护承袭了前代的规定,并且管制范围相当广泛。到仁宗时,政府开始放弃管制措施。“山场、园林、湖泊、坑冶、果树、蜜蜂官设守禁者,悉予民。”由于弛禁湖泊,使许多湖泊干涸为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人为的自然灾害。这是保护方面的倒退,对环境损害很大。
清代(公元1645~1911年)人口猛增,又开放了东北、西北及江南,许多草原或山地垦为农田。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扩张、林木破坏和水土流失,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看到问题所在,并提出了警告。但并未引起清王朝的重视,不合理的垦殖仍在继续,给中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三、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
1.凭借历史教材中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落实环保教育。
中国古代很重视水患的治理和水利的兴修,教材先后介绍的有:秦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在关中修建六辅渠和白渠,诸葛亮在成都西郊筑成“诸葛堤”,等等。这些水利工程,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起过积极作用,但也有的因设计和使用不当,对环境造成过破坏。在讲述“西汉经济的发展”中“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的内容时,教师可告诉学生:黄河原称“河”,黄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然而,对森林的开发也开始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商鞅变法时开展了大规模的垦殖,结果破坏了西安附近塬区森林和秦岒北坡边缘森林。到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这里所剩余的树木被砍伐殆尽。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以后八十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但此后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森林继续被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再比如屯田。历史教材讲屯田,肯定的评价居多。如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结论会有不同。大规模的屯田,曾经使长城以北的许多地区和河西走廊沙漠化,使西域的许多绿洲消失,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而导致环境的恶化。指出这一国策的消极面,是很富有教育意义的。
从这部分历史的学习中,可引导学生认识到:①水旱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人在它们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不能坐以待毙,人类可以认识造成灾害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减轻它对人类社会侵害的程度。②统治者对自然灾害治理的重视情况一定程度地关系到国家的繁盛或衰亡。重视兴修水利,整治洪涝灾害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被视为历代有作为皇帝的共同特征,它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相反,如果忽视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招致政权灭亡。③人类向自然攫取了太多的资源,以致今天的人们不得不面对人口膨胀、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能源枯竭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把古代史中的这些知识选作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简便易行。运用这些素材,我们可以重新剖析历史上的各种政策措施,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2.联系国情,突出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环境大国,她的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将影响着世界。现在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比一般人认识的要严峻得多,而且日趋严重。大气和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 78%的城市河段已不宜作饮用水源,50%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植被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土质恶化扩展,每年流失的土壤50多亿吨,全国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总和,而且土地沙化面积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受污染的农田面积在增加,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森林和草原形势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激化,物种资源丧失加剧,它导致整个农业大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由此可见,我国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都必须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
3.改革教法,注重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高环保教育效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教学更强调注重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参与。这为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环境问题教育,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展示环境的历史和现实图景,变“说教式”为“讨论式”,变“背结论”为“重过程”,变“一言谈”为“群言谈”,变“教师讲”为“学生说”。从而激发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主角让给学生,让他们做评论者、评判者、模拟决策者,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我们的生存环境,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优化环境的措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讨论、交流环境的话题。从而使他们受到多层面、多角度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起良好的环境意识。这种对教材的补充、调整、重组,是对教材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学生最尽责、对历史最负责、对工作最尽职的有良心的教育行为。
【责任编辑:韩立鹏】
推荐访问: 环保 中国历史上 挖掘 思想 教育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历史上的环保思想挖掘与环保教育》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